09浙江高考作文,写《落叶归根》算离题吗?

主题感恩,《落叶归根》是不是离题了

The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Myers, D. G., & Lamm, 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6) 83(4), p602-627
企研博一
9041813
李世珍

壹、摘要: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是由James Stoner於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本文有关群体极化现象,Myers与Lamm先探讨有关群体讨论时的七大影响因素,再利用三大理论方法来解释。这个理论的运用上,是以社会心理学上,讨论群体在决策制定时,是否优於个人,并讨论在群体互动过程中,的两大现象: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groupthink)。因此,本篇文章是相当经典且重要的,特别是攸关群体互动与群体决策方面。

贰、本文大意: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当一个团体在讨论某项争论时,团体中的人似乎比原先自己一个人时更会去支持较极端的立场。此一现象有时将导致风险的移转(risky shift),而有时导致谨慎的移转(cautious shift),此端视团体成员最初的观点为何。
Myers与Lamm为了证实这份研究,首先提出了的七大影响:态度(attitudes)、陪审团的判决(jury decisions)、道德的判断(ethical decisions)、判断(judgment)、个人感知(personal perceptions)、谈判与冲突(negotiations and conflict)、风险承担(risk taking)。
1. 态度(attitudes):群体极化预测是从相似其他人讨论中,而增加同质与异质团体之间的态度差距(gap)。在我们的社会中常会有所谓两难(dilemma)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会使人持有不同的态度,而产生极化现象。如美国攻打阿富汗行动,在主战者与和平主义者的态度。
2. 陪审团的判决(jury decisions):陪审团是一种小团体,经由彼此的讨论达成判决的目的。Jzzett与Leginski(1974)观察到比较不起眼的案件,陪审团作出较为宽大的判决,但在较起眼的重大的案件上,陪审团会作出较严厉的判决。
3. 道德的判断(ethical decisions):在道德义务上,虽然慷慨救济是我们相信的,但在学生的讨论过后,竟发现反而变得更吝啬。而学生在讨论基金的运用时,却显得更为慷慨。
4. 评判(judgment):在最初的极化程度够强时,所产生的共识也会吸引个人跟著往极端跑。
5. 个人感知(personal perceptions):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当学生在评断事情时,加以正面的提示,则评断的结果就会是正面的。反之,若加以负面的提示,则评断的结果就会是负面的。
6. 谈判与冲突(negotiations and conflict):作者在此比较个人与群体中的冲突行为,群体极化证实了Janis(1972)的冲突论点,当群体之间冲突情况发生时,成员很有可能在他们的行动更加增强其信念。
7. 风险承担(risk taking):当人们面对两难的问题时,群体会进行风险评估。当实验中打赌的利益若为正,群体会倾向於风险的承担,反之利益为负时,会倾向於风险趋避。

本文中,作者进一步透过三大理论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如少数服从多数)将有助於极化现象之产生。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
(1)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
(2)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
(3)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

2.人与人之间的比较(Interpersonal Comparison):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探讨,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人与人互动的动态研究上有以下三点探讨:
(1)在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间的差异。
(2)从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上出现的差异与理想差异,是否会产生预测移转。
(3)揭露出他人的反应后,所产生选择的移转。

3.讯息影响论(Informational influence):人自藉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极获得新讯息(Burnstein & Vinokur,1975)。由於这些论点倾向於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其他有关於影响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除本文以外,在社会心理学也提到如价值理论、文化价值观(Roger Brown,1965)、责任分散说、认知、动机因素……等等。

参、本文评论与对研究的启发:
从本文所提之群体极化的论述中,背后主要的意义是在探讨有关群体决策(group decision-making),在真实的世界中,个人的知识有限,有关决策的问题,通常交由决策的相关人员共同决议,而选定某决策方案。如:委员会、董事会、工作会报等。透过群体决策有其优点与缺点,其优点为:1.透过集思广益,有广泛的知识与资讯、2.有了广泛的资讯可以产生较多的方案、3.决策相关人员容易接受决策、3.增加合法性;相反的,其缺点为:1.耗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效率较差、2.决策的结果可能是妥协的结果、3.对实施结果成败的责任分担,没有明确的划分、4.群体决策过程会造成群体思考症(group thinking),少数及独特的意见会萎缩,在解析能力及思考上退化。因为组织成员会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group norm),在压力下决策,缺乏个人意见。5.会有风险移转(risk shift)的行为,更容易从事冒险的行为(注一)。

另外从群体决策模型上来看,有三种模型可以提供进一步的探讨:1.协同互动模型:对组织目标有共识,可使大家互利、2.政治互动模型:追求自利,政治妥协、3.垃圾桶决策:问题不太重要,所进行一种「目标、手段」都不太清楚的决策。
团队是否可较个体做出更佳的决策?这个问题是见人见智,但从其他文献中可以发现,为了避免陷入群体极化或群体思维中,有学者提出一些帮助群体决策的方式,分述如下:(Robbins, 1995)
1.群体名义决策(nominal group technique):有问题时相关人员仍出席,但禁止随意相互讨论。
第一步:针对议案,每人个别写下自己的意见
第二步:每人单独报告自己的意见,但禁止讨论
第三步:群体针对各意见开始详细评估
第四步:每人单独针对每方案评分,最后得分最高者即为选择方案

个人看法:这样的方式可能得到一个大家都能妥协但无法“变更内容”的方案,因为有的人提的方案虽好,但仍有缺失(意即失去了群体讨论能集思广益的优点……),有的人会说:「内容变更了,就不是我当初支持的方案了……」,有的人会说:「这些方案都不是我想要的……」。

2.专家意见决策(Delphi method):成员之间并不面对面的讨论
第一步:让各专家在匿名且单独的情形下回答问题
第二步:将结果平均,再告知各专家
第三步:要求专家针对回馈结果再进行讨论
第四步:重复至第一步三~四次,直到有具体意见为止

个人看法:优点:两种方法都可有秩序、有效率的进行、群体中之强力个人或次群体较不易影响全体的决策、对於群体规范的压力可以减轻。缺点:难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见解、由於群体规范减少,可能作出有害於群体或规范。虽然有以上的缺点,但上述两种方法皆可改善群体决策的速度。

3.脑力激荡决策(brain storming):此为Ales Osborn在「How to thinking」中提出此法,适用的时机为创造力思考、问题解决及组织企划,其内容指企业开发员工脑矿(brain mine),激荡大脑以提出新构想。
第一步:布置高雅专室以进行讨论
第二步:心灵自由驰骋,毫无拘束
第三步:自由表达,不受时间限制
第四步:针对特定主题发表意见

个人看法:脑力激荡法应用「合并」、「修正」的方法来增加意见-以量来创造价值,其优点在於创意多,可改群体决策创意不足的缺憾,即可以增加决策品质;缺点在於它常在完整的构想当未孕育出以前,就很快作出结论(William Gordon)。

4.过程谘商(Process Consultation, PC):PC是由MIT 教授Edgar H. Schein於1969年所创,其乃帮助个人、群体、组织、社群的一种方法、态度与哲学。Schein指出PC不同於内容谘商(Content Consultation),内容是有关於what,而过程则是有关於完成what的how。如:会议讨论的「内容」可能是品质问题、可能是销售问题,而「过程」则是该团体如何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决策。

个人看法:PC在执行的过程中,的确有助於决策的品质与团队的学习,可成功地避免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的现象,但PC所耗费的时间却又相当长,再加上一般组织对於顾问的谘商有依赖性,并希望顾问直接给予答案(content),因此实务上有其限制。

5.电子会议:此法是将名目团体术与电脑科技混合在一起。其好处为匿名、诚实、速度。参加者可以匿名键入任何意见,而全场的人可以看到它。同时允许个人可以完全地诚实、不必担心任何惩罚。

对研究的启发:
究竟是群体决策是否优於个人?事实上应视情况而定,二次大战时,纳粹大屠杀犹太人,在群体决策上是否陷入一种迷思。美国在受攻击之后,决定攻打阿富汗捉拿宾拉登,在决策过程究竟是对是错?第五项修练的作者彼得.圣吉提到,为什在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整体的智商却只有六十二?在OD最新的领域中,有一项有关团队发展的新技术,名为Appreciative Inquiry,目前好奇的是,AI的技术如何帮助团体提升绩效,及如何造成团队的典范移转?并透过本篇群体极化的理论,探讨AI是否能够改变群体极化或群体思维的情况。

注一:*风险移转:群体比个人更容易作冒险之事
(1)熟悉假说:对问题的熟悉程度
(2)领导假说:风险取向者,常被视为领导者
(3)风险价值说:适度的冒险比谨慎具「文化价值」—在东方较不成立
(4)责任扩散说:个体误以为不用对群体决策负责

参考文献:
王思峰,2001,以系统思考扩充PC模式:临床取向的个案研究
王秉钧译,1995,管理学。台北,华泰书局。原著作者:Stephen P. Robbins。
许士军,1984,管理学。台北,东华图书出版。
黄安邦,1990,社会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原著作者:David O. Sears, Jonathan L. Freedman, L. Anne Peplau。
Stephen P. Robbins (200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Gervase R. Bushe, Appreciative Inquiry with Teams. Published in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16:3 (1998), pp.41-50.
Jane Magruder Watkins, Bernard J. Mohr, 2001, Appreciative Inquiry, Jossey-Bass/Pfeiffer A Wiley Company, San Francisco.

The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Myers, D. G., & Lamm, 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6) 83(4), p602-627

一、 缘起: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是由James Stoner於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
二、 七大影响:
Myers与Lamm为了证实这份研究,首先提出了的七大影响:

1.态度(attitudes):主战更主战、主和更主和。
2.陪审团的判决(jury decisions):杀人犯vs.恐怖主义。
3.道德的判断(ethical decisions):只有我欺人;没有人欺我。
4.判断(judgment):讨论后,仍吸引往极点跑。
5.个人感知(personal perceptions):对宾拉登先入为主的知觉。
6.谈判与冲突(negotiations and conflict):愈冲突信念愈强。
7.风险承担(risk taking):攻打必胜vs.攻打必败。
三、 三大理论:
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如少数服从多数)将有助於极化现象之产生。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
(1)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
(2)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
(3)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

2.人与人之间的比较(Interpersonal Comparison):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探讨,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人与人互动的动态研究上有以下三点探讨:
(1)在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间的差异。
(2)从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上出现的差异与理想差异,是否会产生预测移转。
(3)揭露出他人的反应后,所产生选择的移转。

3.讯息影响论(Informational influence):人自藉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极获得新讯息(Burnstein & Vinokur,1975)。由於这些论点倾向於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四、 其他有关於影响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除本文以外,在社会心理学也提到如价值理论、文化价值观(Roger Brown,1965)、责任分散说、认知、动机因素……等等。

项目 内容 实施步骤 个人看法
群体名义决策(nominal group technique) 有问题时相关人员仍出席,但禁止随意相互讨论。 第一步:针对议案,每人个别写下自己的意见;
第二步:每人单独报告自己的意见,但禁止讨论;第三步:群体针对各意见开始详细评估;
第四步:每人单独针对每方案评分,最后得分最高者即为选择方案 这样的方式可能得到一个大家都能妥协但无法“变更内容”的方案,因为有的人提的方案虽好,但仍有缺失(意即失去了群体讨论能集思广益的优点……),有的人会说:「内容变更了,就不是我当初支持的方案了……」,有的人会说:「这些方案都不是我想要的……」。
专家意见决策(Delphi method) 成员之间并不面对面的讨论 第一步:让各专家在匿名且单独的情形下回答问题;
第二步:将结果平均,再告知各专家;
第三步:要求专家针对回馈结果再进行讨论;
第四步:重复至第一步三~四次,直到有具体意见为止; 优点:两种方法都可有秩序、有效率的进行、群体中之强力个人或次群体较不易影响全体的决策、对於群体规范的压力可以减轻。
缺点:难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见解、由於群体规范减少,可能作出有害於群体或规范。虽然有以上的缺点,但上述两种方法皆可改善群体决策的速度。
脑力激荡决策(brain storming) 此为Ales Osborn在「How to thinking」中提出此法,适用的时机为创造力思考、问题解决及组织企划,其内容指企业开发员工脑矿(brain mine),激荡大脑以提出新构想。 第一步:布置高雅专室以进行讨论
第二步:心灵自由驰骋,毫无拘束
第三步:自由表达,不受时间限制
第四步:针对特定主题发表意见 脑力激荡法应用「合并」、「修正」的方法来增加意见-以量来创造价值,其优点在於创意多,可改群体决策创意不足的缺憾,即可以增加决策品质;缺点在於它常在完整的构想当未孕育出以前,就很快作出结论(William Gordon)。
电子会议 此法是将名目团体术与电脑科技混合在一起。其好处为匿名、诚实、速度。参加者可以匿名键入任何意见,而全场的人可以看到它。同时允许个人可以完全地诚实、不必担心任何惩罚。
过程谘商(Process Consultation, PC) PC是由MIT 教授Edgar H. Schein於1969年所创,其乃帮助个人、群体、组织、社群的一种方法、态度与哲学。Schein指出PC不同於内容谘商(Content Consultation),内容是有关於what,而过程则是有关於完成what的how。如:会议讨论的「内容」可能是品质问题、可能是销售问题,而「过程」则是该团体如何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决策。 PC在执行的过程中,的确有助於决策的品质与团队的学习,可成功地避免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的现象,但PC所耗费的时间却又相当长,再加上一般组织对於顾问的谘商有依赖性,并希望顾问直接给予答案(content),因此实务上有其限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9
今年的歌词有多义性,最浅显的是感恩,落叶归根不算是离题的
第2个回答  2009-06-09
主要看是不是围绕感恩来写,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考都考完了还去想它做什么,让孩子放松放松,家长也累了,也轻松下吧,接下来的事情都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了,安安心心玩玩等成绩吧!
第3个回答  2009-06-08
可以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6-09
这得看你的立意主旨。题目并不能完全代表你的主题。只要你行文是围绕感恩来写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