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地基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技术防冻

如题所述

藏铁路在设计和建设冻土路基过程中,采用基于冷却路基的破碎石护坡、通风管、热棒路基和以桥代路跨越冻土等措施,使得多年冻土稳定。

为保障冻土区域铁塔基础稳定性,早在“电力天路”工程建设中就通过地基处理、导热棒散热等技术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冻胀、融沉等影响,并通过持续开展的线路冻土基础监测和稳定性研究工作,已形成冻土区域铁塔基础运行情况基本资料库。

扩展资料: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据气象资料显示,自中国唐代以来,地球的平均气温基本上是按照“冷、热、冷”这样一个客观规律演化的,上一个“冷”的周期结束于刚刚过去的上世纪80年代,现在刚刚步入又一个“热”的周期,这一周期大概持续到2500年左右。

在这500年中,气温的升高是一个逐渐而缓慢的过程,每年升高的温度仅仅在0.02~0.03℃之间,这种细微的温度变化对冻土、尤其是永久性冻土的影响是很小的;并且,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季气温的变化上,而这种影响对于冬季气温常年在-30℃左右的青藏高原来说,更是微乎其微的。

再一方面,设计中早已预先考虑了温度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而且这种设计中的“留有余地”,要远远大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产生的结果。可以说,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铁路的冻土基本上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两条“天路”冻土基础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