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国演义》人物:“伟器”之才的孔融

如题所述

【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孔子20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自幼聪明,被人称赞为“必当代之伟器也。”孔融初为中郎将,后升迁北海太守。在北海六年,爱民惜民,所以深得民心,黄巾余党管亥率军攻打北海,并向他借粮1万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孔融没有屈服,不畏强暴,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和汉朝尊严,他叱责管亥:“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在太史慈和刘备的帮助下,他终于杀退管亥,解了北海之围。孔融生性极好宾客,常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这种性格,使得他乐于助人。

刘备帮他解了北海之围后,正值徐州太守陶谦被曹操围攻,孔融与陶谦有旧交,他非常焦急,便邀刘备一同前往救助。刘备在他的带动下,前往公孙瓒处借兵与他,一前一后去解救陶谦。曹操挟天子迁都许昌,他归附于曹操,迁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起大军50万征讨刘备、刘表、孙权。孔融仗义直言进谏:“今丞相兴此无义之军,恐失天下之望。”曹操叱退他。他走出丞相府后,仰天叹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御史大夫郄虑将此话告诉曹操,曹操又联想到他推荐来的祢衡曾辱骂过自己,而两人又相互赞赏对方,于是曹操一怒而杀之。具有“伟器”之才的孔融,就这样断送在曹操手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