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后人皆成功看看曾国藩教育孩子的秘诀!

如题所述



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他位列三公之地,拜相兼侯职,颇为显赫。但是,他教育孩子的方法,远比我们现在溺爱、关爱的父母高明。注重家教,勤勤恳恳。在曾国藩看来,教育孩子立足社会,使这个家庭能够世代延续的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俭。他要求孩子们一辈子记住十六个字:——家庭节俭,人民勤俭健康,能勤俭节约,永远不穷!曾国藩对勤俭节约的理解非常深刻。一个家庭可以保持繁荣和发展。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学会节俭生活。当你富有时,不要骄傲。当你贫穷的时候,不要气馁。你应该节俭来照顾你的生活。勤奋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让工作成为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永远勤俭节约,一个家庭永远发展。


曾国藩的小女儿晚年留下了一本编年史,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曾国藩的小女儿才十几岁的时候,就跟随母亲来到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总督府。女儿进总督府总是要穿得体面潇洒,所以上面穿一件小蓝夹克,下面一条黄色的丝绸裤子。其实,这条黄绢裤不是她的,而是她的大嫂,也就是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的亡妻留给她的。


但就是这裤子的一条蓝色花边让曾国藩觉得太复杂太贵,于是指责小女儿没有穿这样的裤子,叫她赶紧换。小女儿赶紧回房间,换了一条没有花边的绿色裤子。可见曾国藩黑幕复杂,子弟太富。


曾国藩在信中多次陈述了自己勤政勤政的理由:“天下所有官宦之家,只有一代人能享,其子孙一开始骄横,后来流荡,最后沟壑纵横。难得庆祝一两代。”曾国藩认为,在骄奢淫逸的环境中,孩子是不可能立志伟大的。一开始是嚣张,后来是流浪,再后来是被打败。一个官家能延续一两代,真的很少见。所以曾国藩觉得应该教育孩子懂得勤俭持家,这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以身作则,过平民生活。曾国藩曾告诉家人,他的衣服只花了三百两银子。做好一件衣服,会穿十几年甚至三十年。曾国藩不仅在着装上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在日常饮食上也是如此。曾国藩在吃饭的时候,如果米饭里有带壳的谷粒,他就会把壳敲开,把里面的谷粒吃掉。可以说,曾国藩这个农家子弟,深深懂得了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的道理。曾国藩的公馆也很常见。


与他哥哥曾国荃的豪宅相比,曾国藩的家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去过曾国藩的家乡,曾国荃的家和曾国藩后来的府邸,府后厅。两者相比,府后殿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这么有钱的厅堂,曾国藩听说花了那么多钱,不忍心住在那里。唐宓没有雕梁画柱,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木结构。这家有书店,体现了湖南人的修养和读书风格。整个房子只是比一般农民的院子大一点。


至于“兴”,在那个年代,官员一般都是坐轿子的。但曾国藩在信中告诉孩子们,该做什么就走什么,千万不能用轿子。同时,他也要求孩子们,不要让奴婢给你添茶添水,自己能做的自己做。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也看到他会要求子女做一些在一般人眼里只有仆人才会做的事,比如拾柴拾粪。在一封家信中,他要求大儿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扫院子,然后坐下来练字1000字,第一个字一定是“节俭”。这是为了让你的孩子永远不要沾染官场之气。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世家子弟的衣食住行都和穷人一样,少数还能成为伟人。”


心胸开阔,踏实。曾国藩认为,孩子读书不一定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悟性,所以当长子曾纪泽连续三次科举失败,向父亲提出不要走科举之路时,曾国藩同意了,他写信给曾纪泽,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曾纪泽后来的路,在当时的人眼里,绝对是一段插曲。当时大多数人根本想不到接触西方文化,更别说学外语了,而曾纪泽居然在32岁就学会了英语。这种远见,应该说,既是他认可的,也是他父亲告诉他的,说明曾国藩在这一时期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坚持和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对的。但是,当国家被迫开放的时候,你不了解外国,怎么能立足于世界?


在曾纪泽曾国藩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致力于学习西学。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作为外交官,代表清政府在彼得堡与俄国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合同,收回伊犁城。正是因为曾纪泽的西学知识,也因为他有非常好的英语基础,所以在与俄国人谈判时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外交手段足够。


当时俄罗斯威胁说,你要夺回伊犁,我就马上出兵打。曾纪泽回答了一句话,说,如果你想打,我们很无奈,但我们不怕你来打。因为他太了解当时俄罗斯的虚张声势心态了。如果你对西学没有了解,没有西学的基础,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被吓倒。所以有人说这次谈判是晚清外交史上一次非常非常重要的胜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纪泽曾经用英文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先睡后醒论,发表在伦敦的亚洲季刊上。用英文写文章介绍中国,在当时的中国,很多人是力所不及的。


长子是杰出的外交家,次子曾是数学天才。他热爱自然科学,精通天文地理,最精通代数。写过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等书,算过一百位数的圆周率。两个儿子的成功,与曾国藩倡导子女学习科学知识和西方先进技术文化有很大关系。


对曾国藩来说难得的是,不仅他的儿子成了成功人士,他的后代曾宝孙、曾约农也成了大教育家、大学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