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面上的红铁锈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原因:一般池塘水发红是由于长时间没有换水池塘营养失衡,氮和有机物的富营养造成水中微囊藻 、甲藻 、 丝状绿藻、水网藻 、三毛藻等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这些藻类富含叶绿素a、叶绿素b、p一胡萝卜素、多甲藻素和硅甲藻黄素等色素,对红光吸收效果差,其反射而使水体呈现红色。

处理:用甲藻,甲藻对水温、pH值等环境条件突变,都会促使它们很快大量死亡这一特性,当其大量繁殖时,可及时进行换水,使池水的水温和水质突然改变而抑制其繁殖。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甲藻。

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变肥,有利于养鱼和高产。

但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因此,淤泥过多必须及时清除,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扩展资料:

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充足,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较好(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

池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宽之比为2—3∶1,宽边长度为30—50米,以便于管理和拉网捕鱼。池塘的方向为东西向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日照时间,对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增加溶氧都有好处。池塘周围不宜有高山和高大的树木遮光挡风。

塘基不应太窄,一般应有2米以上的基面,要建筑配套的禽畜栏舍时,要求应更宽些。同时,要建设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每口鱼塘都能独立排灌,避免串塘串灌。塘底应由灌水的一边向排水的一边倾斜,以利排干塘水。同时应考虑电源问题,以便使用增氧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7

鱼池塘的水面上有一层铁锈一样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藻类聚集形成的现象,严重影响鱼类生长。最好用点藻体抑制剂.抑制藻类的生长.因为水华的藻类一般都对养殖对象产生坏的影响。

具体如下:

1、微囊藻  

包括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喜生长在温度较高(28-32℃)和碱性较重(pH值8-9.5)的水中,因此多在夏、秋季旺发。当在1升水中有50万个群体以上时,水中溶氧往往不敷其需要,而会自身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向水中释放大量毒素,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甚至毒死鱼类。 

防治方法:

(1)经常加注新水,不使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注意水的pH值调节(定期泼洒生石灰)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

(2)对已发现有微囊藻的池塘,在形成初期可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续2次即可杀灭,下药后适当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

(3)微囊藻繁殖过多,已布满全池时,可在下风处先用竹杆将藻加以固定,然后用1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集中泼洒。注意此时硫酸铜用量应控制在按0.7克/立方米浓度全池泼洒时所需用量的1/3以内。坚持用药5-7次,可将藻全部杀灭。在有条件的地方,用药后6小时左右更换池水的1/3。如条件不允许,则一定要开动增氧机连续增氧4-6小时。如巡天气突变则应停止用药并加注新水或增氧。 

2、甲藻 

在池塘中对鱼类产生危害的甲藻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它们喜生长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水体中,以温暖季节较多。甲藻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如果水温、pH值的突变,都会大量死亡。这两类甲藻在繁殖过程中和死亡后,可产生多种毒素,引起鱼类的神经麻木、代谢失调及呼吸障碍、最后导致鱼类死亡。 

防治方法:

(1)根据这两类甲藻对水温、pH值等环境条件突变,都会促使它们很快大量死亡这一特性,当其大量繁殖时,可及时进行换水,使池水的水温和水质突然改变而抑制其繁殖。

(2)用0.7-0.8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甲藻。 

3、丝状绿藻 

丝状绿藻俗称“青泥苔”。春季随水温上升,在池塘浅水处开始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的细丝,矗立在水中,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形成一团团的乱丝,浮进水面,幼鱼游入其中,往往被乱丝缠住游不出来而造成死亡。同时,池塘中有大量丝状绿藻,也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75-100千克/667平方米清塘,可杀灭丝状绿藻。

(2)未放鱼的池塘可按每667平方米用50千克干草木灰的比例撒在丝状绿藻上,使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3)已放鱼的池塘出现丝状绿藻,可全池泼洒0.7-1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杀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6
严重影响鱼类生长的藻类及防治方法  1.微囊藻   包括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喜生长在温度较高(28-32℃)和碱性较重(pH值8-9.5)的水中,因此多在夏、秋季旺发。当在1升水中有50万个群体以上时,水中溶氧往往不敷其需要,而会自身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向水中释放大量毒素,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甚至毒死鱼类。   防治方法:(1)经常加注新水,不使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注意水的pH值调节(定期泼洒生石灰)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2)对已发现有微囊藻的池塘,在形成初期可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续2次即可杀灭,下药后适当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3)微囊藻繁殖过多,已布满全池时,可在下风处先用竹杆将藻加以固定,然后用1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集中泼洒。注意此时硫酸铜用量应控制在按0.7克/立方米浓度全池泼洒时所需用量的1/3以内。坚持用药5-7次,可将藻全部杀灭。在有条件的地方,用药后6小时左右更换池水的1/3。如条件不允许,则一定要开动增氧机连续增氧4-6小时。如巡天气突变则应停止用药并加注新水或增氧。   2.甲藻   在池塘中对鱼类产生危害的甲藻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它们喜生长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水体中,以温暖季节较多。甲藻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如果水温、pH值的突变,都会大量死亡。这两类甲藻在繁殖过程中和死亡后,可产生多种毒素,引起鱼类的神经麻木、代谢失调及呼吸障碍、最后导致鱼类死亡。   防治方法:(1)根据这两类甲藻对水温、pH值等环境条件突变,都会促使它们很快大量死亡这一特性,当其大量繁殖时,可及时进行换水,使池水的水温和水质突然改变而抑制其繁殖。(2)用0.7-0.8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甲藻。   3.丝状绿藻   丝状绿藻俗称“青泥苔”。春季随水温上升,在池塘浅水处开始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的细丝,矗立在水中,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形成一团团的乱丝,浮进水面,幼鱼游入其中,往往被乱丝缠住游不出来而造成死亡。同时,池塘中有大量丝状绿藻,也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75-100千克/667平方米清塘,可杀灭丝状绿藻。(2)未放鱼的池塘可按每667平方米用50千克干草木灰的比例撒在丝状绿藻上,使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3)已放鱼的池塘出现丝状绿藻,可全池泼洒0.7-1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杀灭。   4.水网藻   一般生长在浅水池塘里,尤其是在含有机质丰富的肥水中,繁殖很快。池塘中水网藻多量,像张在水中的许多罗网、幼鱼误入“罗网”后往往游不出来而死亡。同时,水网藻大量繁殖时也消耗池塘水中的大量养料,影响鱼类生长。   防治方法:与防治丝状绿藻的方法相同。   5.三毛藻   为广盐性藻类,在含盐600-700毫克/升的水中仍能生长、生长适温10-30℃,适宜pH值6.5-9。三毛藻怕阳光,多生存于水的中下层,水中有大量三毛藻时水呈棕褐色。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低温季节。三毛藻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时,可引起鱼类中毒而发生死鱼现象。鱼中毒后,首先向池塘背风浅水处集中,但驱之即散,随着中毒的加重,几乎所有的鱼都集中排列在池塘岸边、头向岸静止不动,有时还窜到岸上,当人走过驱之可暂时散开,人走后又立即集中。停留在岸边的鱼开始失去平衡,侧卧,呼吸困难,最后呈昏迷状态而死。   防治方法:(1)用5-8克/立方米硫酸铵全池泼洒或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1.5千克和磷酸钙2-3千克,繁殖浮游生物,可抑制三毛藻的生长。(2)在发病初期可将毒水排放,加入新水或将鱼捕出,转入无毒水质的池塘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16
红色水面一般是裸藻、裸甲藻、多甲藻、黄被藻、隐藻等藻类成为优势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状物质.裸藻、裸甲藻、多甲藻死后释放毒素,对养殖动物有害;黄被藻不易被鱼类消化,隐藻易引起转水,因此这类水在目前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都应进行处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