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方面的书籍

在我和我们学数学的老师讨论三国中,突然说到其实蜀国不是蜀国,应该叫做汉国...我很奇怪,为什么叫做汉国呢?不管是三国志里还是三国演义一直都是蜀国啊!所以我想多了解三国!
三国方面的书籍有哪些?麻烦网友们推荐一下(除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外),还有就是,关于上面那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些材料。
谢谢!

蜀国应该叫汉国,刘备在成都称帝时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立国号为“汉”,但由于政权所在地西川,被称为蜀地,后人为了区别前汉(西汉),后汉(东汉),故称蜀汉,又称季汉。

关于三国的书籍很多:列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三国相关书籍

◆《后汉书》(范晔)
◆《曹操集》 ◆《曹丕集》
◆《曹植集》 ◆《诸葛忠武书》 (杨时伟)
◆《太平广记》(李昉) ◆《武侯全书》 (王士骐)
◆《太平寰宇记》(乐史) ◆《后汉纪》(袁宏)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汉末英雄记》(王粲)
◆《东观汉记》(刘珍) ◆《晋书》(房玄龄)
◆《华阳国志》(常璩) ◆《水经注》(郦道元)
◆《舆地纪胜》(王象之) ◆《嵇康集》
◆《资治通鉴》(司马光) ◆《阮籍集》
◆《古今图书集成》 (蒋廷锡) ◆《续后汉书》(郝经)
◆《蜀鉴》 (李文子)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张栻)
◆《八琼室金石补正》(陆增祥) ◆《方舆胜览》(祝穆)
◆《续后汉书》(萧常) ◆《括地志》(萧德言)
◆《建康实录》(许嵩) ◆《全三国文》
◆《蜀汉本末》 (赵居信) ◆《全后汉文》
◆《全晋文》 ◆《襄阳耆旧记》(习凿齿)
◆《汉晋春秋》 (习凿齿) ◆《魏略》 (鱼豢)
◆《诸葛孔明全集》(诸葛羲、诸葛倬)
◆《诸葛亮集》(张澍) ◆《荆楚岁时记》(宗懔)
◆《后汉书集解》(王先谦) ◆《续汉书注补》(卢文弨)
◆《三国志集解》 (卢弼) ◆《三国艺文志》(姚振宗)
◆《补三国艺文志》 (侯康) ◆《三国志札记》(李慈铭)
◆《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洪业) ◆《三国志证闻》(钱仪吉)
◆《三国志补义》 (康发祥) ◆《三国志补注》(杭世骏)
◆《三国志补注》 (侯康) ◆《三国志补注》(沈钦韩)
◆《三国志补注》 (易培基) ◆《三国志质疑》(徐绍桢)
◆《三国志注补》 (赵一清) ◆《三国志校误》(陈景云)
◆《三国志旁证》 (梁章钜) ◆《三国志辨疑》(钱大昭)
◆《三国职官表》 (洪饴孙) ◆《三国疆域志》(洪亮吉)
◆《三国志辨误》 (陈景云) ◆《三国志注证遗》(周寿昌)
◆《三国志裴注述》 (林国赞) ◆《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吴增仅)
◆《三国郡县表补正》 (杨守敬) ◆《三国志注所引书目》(沈家本)
◆《三国志考证》 (潘眉) ◆《三国杂事》(唐庚)
◆《三国志续考证》 (卢弨文) ◆《三国志举证》(陈景云)
◆《三国志琐言》 (沈家本) ◆《三国志知意》(刘咸炘)
◆《三国疆域表》 (谢钟英) ◆《补三国疆域志补注》(洪亮吉)
◆《三国疆域表疑》 (谢钟英) ◆《三国疆域图》(杨守敬)
◆《校补三国疆域志》 (金兆丰) ◆《三国志证闻校勘记》(罗振玉)
◆《三国志平议》 (李宝洤) ◆《三国志评议》(李景星)
◆《三国志兵事钩元》 (王嵩儒) ◆《三国志释地理》(沈钦韩)
◆《东汉会要》 (徐天麟) ◆《东汉刊误》(刘攽)
◆《三国会要》 (杨晨) ◆《三国会要》(钱仪吉)
◆《华阳国志校勘记》 (顾观光)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
◆《廿二史考异》 (钱大昕) ◆《廿二史札记》(赵翼)
◆《读通鉴论》 (王夫之) ◆《后汉书补逸》(姚之姻)
◆《南漘楛语》 (蒋超伯) ◆《容斋随笔》(洪迈)
◆《癸巳存稿》 (俞正燮) ◆《观堂集林》(王国维)
◆《三国大事年表》 (万斯同) ◆《三国纪年表》(周嘉猷)
◆《三国大事表》 (谢钟英) ◆《谢钟英<三国大事表>补正》(张守常)
◆《三国汉季方镇年表》 (万斯同) ◆《三国诸王世表》(万斯同)
◆《魏国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 ◆《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
◆《魏方镇年表》 (万斯同) ◆《汉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
◆《吴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 ◆《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黄大华)
◆《三国志世系表》 (周明泰) ◆《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伪》 (陶元珍)
◆《三国食货志》 (陶元珍) ◆《三国志人名录》(王祖彝)
◆《三国志人名索引》 (王祖彝) ◆《后汉书辞典》(张舜徽)
◆《三国志辞典》 (张舜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刘备建立的国家继承了汉朝的法统,国号仍然为汉,但为了区别于东汉和西汉,根据其统治区域局限于今天的四川一带,后世称为“蜀汉”,当时的蜀国人绝对不会称自己为“大蜀”,而会称自己是“大汉”。称“蜀国”是后世人,为了使大家明确是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地方政权。

强调一下《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并不是历史,因此你要想了解历史不可信《三国演义》

《三国志》,陈寿著,裴松之注
《后汉书》,范晔著
《中国通史 魏晋南北朝史》,邹纪万著,傅乐成编,众文图书公司,ISBN 957-532-032-8
《中国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晋南北朝 上册》,地球社编辑部著,地球出版社,ISBN 957-9585-84-9
《中国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晋南北朝 中册》,地球社编辑部著,地球出版社,ISBN 957-9585-84-9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史》,杜正胜主编,三民书局,ISBN 957-14-4070-1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万绳楠著,云龙出版社,ISBN 957-9086-67-2
曹墉,《蜀汉三大宗教与胡化之关系》,网址,2008年04月29日更新。
《历代兵制》,陈傅良著
“三国吴兵考”,陶元珍著,载《燕京学报》第13期,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
“魏晋的中军”、“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何兹全著,载《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2年
《三国文化概览》,赵西尧著,河南大学出版社,ISBN 7-216-01316-6
《三国史》,马植杰著,人民出版社,ISBN 7-01-005776-1
《三国史》,张大可著,华文出版社,ISBN 7-5075-1440-4
《吕著三国史话》,吕思勉著,中华书局,ISBN 7-101-05284-3
《细说三国》,黎东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3442-7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7-15
刘备的志向就是中兴大汉,刘备是汉室后裔所以称大汉。后世称汉的政权很多,为了区分,所以在蜀地的刘汉就被后世称为“蜀汉”。
和三国有关的书籍众多,可分三类(1)历史 (2)小说 (3)传记
《后汉书》《献帝春秋》《汉晋春秋》《魏氏春秋》《吴志》《续汉书》 《江表传》《典略》《三国会要》《魏书》《魏略》曹操集》曹丕集》《曹植集》《诸葛忠武书》《华阳国志校勘记》《癸巳存稿》《三国大事年表》《三国纪年表》《三国大事表》《谢钟英<三国大事表>补正》《三国汉季方镇年表》《三国诸王世表》《魏国将相大臣年表》《魏将相大臣年表》《魏方镇年表》《汉将相大臣年表》《吴将相大臣年表》《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三国志世系表》《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伪》《三国食货志》《三国志人名录》《三国志人名索引》《后汉书辞典》《三国志辞典》 等

参考资料:家中藏书

第3个回答  2010-07-15
蜀国确实叫汉国
蜀国只是后人为了区别东汉、西汉叫的蜀汉
至于书籍
《三国演义》《三国志》 《后汉书》《献帝春秋》 《汉晋春秋》 《魏氏春秋》《吴志》《续汉书》 《江表传》《典略》《三国会要》《魏书》《魏略》等
第4个回答  2010-07-15
刘备称帝时称汉昭烈帝,国号汉,历史上称蜀汉.刘备称是继承汉朝,所以有的人认为是汉国了,但是三国时的刘备政权在当时仅是中国的一小部分,没有代表性,不能把蜀国定性为东汉的继承者.只能勉强地说和汉朝有点联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