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故事20字?

如题所述

这个故事不能用20个字叙述。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已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

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就一直推托。

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候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已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

你年轻聪明,如果能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非常感动,便抓时间开始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很多书籍。

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在后来的打仗与行军中灵活运用了很多文韬武略,有智有勇屡建奇功,最后成为了吴国赫赫有名的主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像吕蒙那样知道正确的做法后要立即改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我们为了描述一个人书本不离手, 勤奋好学时常会用手不释卷这一成语,那么这一成语讲了怎样的故事,主人公又是谁呢?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本是太学生,研习过《尚书》,比较好学,因而就算是在行军打仗之时,也不忘学习.他勤于政事,又经常和大臣们讲论经典,半夜才睡觉。太子劝他注意身体,他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手不释卷来自《孙权劝学》
《三国志》中《孙权劝学》里写道:“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以光武帝为例说:“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打战的时候,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手不释卷让吕蒙不仅有勇还有谋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导后感到很惭愧,于是开始大量读书,学习兵法。以至于鲁肃再次见到吕蒙时,为他的进步感到惊讶,说:“你现在的谋略才能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吕蒙了!”吕蒙回应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自此以后,吕蒙成为智勇双全的大将。
不管是在哪个年代,读书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不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