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如题所述

春秋此名的来最主要的来由是鲁国所编的国史,书名即为《春秋》,后经孔子重新编订为《春秋经》。而使用“春秋”,不是“冬夏”,则与我国的农耕文明相关,春秋两季的祭祀最为隆重,所以用春秋来代指时间。

01.春秋战国是后人加上的称谓

在东周时代,并没有春秋战国这样的称谓,是后人在对这段历史进行考察之后,发现它分为相当明显的两个阶段,为了好区分,以及方便描述,于是分别给它们命名为春秋战国。春秋得名于鲁国的国史《春秋》,战国则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比起春秋,战国更好理解一些,就是字面上的意义,周王室权威不复,各国争霸,战乱绵连。

02.《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地位重要

有很多观点认为,选择《春秋》这部史书来命名它所记载的这段时期(为了更明确的划分春秋战国,春秋时期的跨度要大于书中所载跨度),是因为它经过孔子的编纂,是儒家的经典,知名度高。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春秋》在作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之外,也在史学界地位崇高,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虽然孔子曾提及周王室一直有史官,但是史书并未留存,只有这部鲁国的国史存世,它详细记载了东周前期的鲁国事件,是史学家进行东周前期研究的珍贵材料,所以以其命名这个时期,是完全说得通的。

03.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季节

以“春秋”作为史书的题目又何解呢?在同时期的诗经里面就有这样一句:“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大概意思就是一年四季都没有停止祭祀,在这里,“春秋”已经是一年的代指了。之所以用“春秋”而非“冬夏”,是因为春天和秋天是农耕的季节,为了祈求丰收,相应的祭祀规模也就更加宏大,于是就将“春秋”作为四季的代称,后来就演化为时间的代称,不再局限于四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7
春秋是号,并不是一个气候的称呼,所以不叫冬夏
第2个回答  2020-02-17
因为那时候发生的战争是在春天和秋天,所以叫做春秋战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第3个回答  2020-02-17
春秋时代得名于孔子晚年的著作春秋,而不是来自于季节名称。所以不叫冬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