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及创新机制研究

如题所述

一、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定位

高等院校肩负着国家各行各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任务,在原来条块分割、部门办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地质类院校实行的是与行业紧密结合型的办学方式;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取消了行业和部门办学,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尽管当时也考虑到行业和部门对人才知识结构的专业特殊性要求,在原部属院校中针对部门专业性知识要求较强的专业,设定了若干国管专业;但这些地质类院校,随着与原来行业和部门隶属关系的变化,人才培养与行业结合的紧密程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淡化,不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及类型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地质类院校如何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模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及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行业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状况

(1)地勘行业的发展变化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地勘行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从管理体制上,形成了公益性和商业性两支不同性质的地勘队伍。公益性地勘队伍包括国家直属队伍和各省区地调院,它们以事业单位管理为主;而大量的商业性地勘队伍则完全推向了市场,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第二,从经营方式上,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以承担国家和地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为主,同时承担部分商业性地勘项目;商业性地勘队伍的任务来源90%以上都是通过地质市场承担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第三,从经营重点上,商业性地勘队伍的经营重点已不再局限于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大部分已经转化为“一队-一矿-一公司”的经营模式。从价值链的角度而言,已经实现了沿“资源勘查—资源开采加工—资源利用”价值链的转移,资源勘查已不再是其主要的收益来源,资源的开采加工已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核心,探-采一体化的矿业公司将成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四,从业务范围上,伴随着地质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商业性地勘队伍在从事其资源勘查、开发的同时,其业务范围将不断向农业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等更多的新型领域和服务范围拓展。

(2)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地勘行业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营重点、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知识结构、能力构成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地质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却未能及时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

1)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需求的矛盾。按照人才培养的一般过程和规律,高等院校及地勘单位共同履行着人才培养的职能,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主要承担理论知识、应用知识与一定程度实践能力的培养;地勘单位承担着人才锻炼和实训、人才使用和成长、继续教育的职能,客观上两者存在着一个交叉互动的阶段和环节(图3-17)。但高等院校由于资金及实验、实习条件的困难,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程度和深度上存在不足;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勘单位由于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地质技术人员,也无意承担更多后续锻炼和实训的职责,要求直接能够承担或负责实际勘查工作及任务,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阶段缺失和断层,客观上形成了人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矛盾。

图3-17 地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示意图

2)专门人才培养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矛盾。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耗的规模和强度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对于地质找矿工作来说,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规模的地质找矿工作,浅层矿、地表矿等易找、易采的矿体基本上已经找完,现在只能将找矿目标确定于高覆盖区域和深部找矿区域,找矿的难度增大,需要各方面找矿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的集成与综合才能有所突破,这就需要各方面专业知识能够融合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等院校基于传统专业知识分散化的专业设置模式(图3-18),将与矿产资源勘查相关联的知识体系分散为探矿工程、岩矿分析、化探、物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多个细分专业,追求专业设置的精细化,与当前及未来地质勘查找矿实际工作的人才需求类型不吻合;同时,随着大量地勘单位相继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立经济主体,它们在通过市场竞争承揽各种勘查任务时,不仅追求专业技术的卓越,更会关心成本和收益问题,这种在市场中谋生存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广大的地勘单位既需要大量掌握各方面勘查技术及手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更需要大批既了解专业技术又精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等院校中的人才培养还未能完全适宜这种现实的需求,导致高等院校专门化的人才供给同地勘单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冲突。

图3-18 专业知识分散化

3)单一类人才供给与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矛盾。伴随着地勘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地勘单位的业务范围及经营领域在不断拓展。纵向上沿资源产业链延伸到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横向上扩展到了农业、环境、城市、海洋、灾害等更多的领域。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地勘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更加多样化,而广大地质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不仅仍然固化在资源勘查这一资源产业链的初端环节,而且沿袭了传统行业细分的做法,出现了专业领域和专业设置的裂变化(图3-19),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类型的单一化,严重不能满足地勘行业的实际需要。

图3-19 专业领域裂变化状态

2.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定位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办学点有100个左右,按照不同的办学性质和层次,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综合性重点大学专业院系、专业类重点大学、专业类一般院校及专业类职业技术学校。从总体上来说,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来概括,但由于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在知识、能力、素质中的构成要素不同,或组成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中的主导要素不同,客观上形成了这些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系列中的分工定位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图3-20)。综合性重点大学专业院系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这一定位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知识结构以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应用知识为主体。能力结构以探索研究能力、聚焦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能力构成为主体;专业类重点大学以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其要求的知识结构仍然以理论知识为主体,适当增加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专业类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这一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决定了知识结构必然以应用知识为主体,培养过程中更强调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地质勘查单位的工作需要;专业类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其人才培养过程必须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按照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及操作规范开展大量的实践与训练。

图3-20 院校分工与人才培养定位框图

二、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的规划与实施

1.地质类院校学科专业集群体系的构建

地质类院校长期依托行业办学的经历及学科专业的构成特征,决定了地质类院校必须遵循人才市场细分的原则,将国土资源系统和地矿行业作为目标市场,依据自身在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分工和定位,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合理的综合与集成,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包含矿产资源产业链学科专业体系、应用拓展类学科专业体系和交叉渗透类学科专业体系的地质类院校学科专业集群体系(图3-21)。这一体系可以概括为“Ⅰ-Ⅱ-Ⅲ-Ⅳ”的学科专业集群体系,Ⅰ代表一个核心。即在现有地学类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基础上,沿“资源勘查-资源开采加工-资源利用”产业链进行延伸,形成围绕这一产业链各个环节合理布局的学科专业链核心;Ⅱ代表两个优势和特色。一是以传统地学为基础的学科专业优势,二是以地学与经济、管理、人文、计算机、信息、基础理学类等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专业特色;Ⅲ代表三大学科专业发展领域。一是沿资源产业链形成的地矿工程技术领域;二是以地矿技术为基础,不断向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灾害地质等推广和拓展的领域;三是地学领域与经济、管理、人文、计算机等相结合的交叉渗透领域;Ⅳ代表培养四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一是围绕地质勘查,地球化学、物探、岩矿分析、探矿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沿资源产业链各环节,探、采、选、加工、利用等相关知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传统地质与农业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灾害地质等拓展领域知识体系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地矿知识与经济、管理、人文、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规划课程设置(学科基础课层次、专业方向层次、公共选修课层次、专业选修课层次等)、第二学位、辅修专业等方式和途径来实现。

图3-21 地质类院校学科专业集群体系基本框架

2.构建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地矿类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通过实践平台建设,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与课程教学计划紧密结合的原则。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依据课程教学、专业学习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需要而进行的,是具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的。因而,实践教学必然要求与课程及专业教学相协调,实现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及总体的教学目标;二是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教学工作,不同性质的实践除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目的性要求以外,还有其共性的和通用的培养职能及需要。因此,实践教学方案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实践教学培养目的、前后衔接、教学需要等因素,统筹安排,系统设计;三是连续性原则。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满足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与训练的连续性要求;四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教学的形式与种类较多,有阶段性实践,如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也有零散性实践,如课程实验、课间实践等,这就要求依据不同类型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以实践模块及分散安排的形式实现实践环节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

依据上述基本原则,可以建立地质类院校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图3 -22)。由图3-22中可以看出,从一名高中生进入大学开始,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到最后完成学业,走出校园,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专业技术人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某一专业或学科开展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理论教学重点包括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这些内容构成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是伴随着理论教学的逐步开展,依次开展理论知识验证性实验(包括课程单项内容的验证性实验和课程综合性内容的验证性实验)、学科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包括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和学科知识综合性实验)、集中性实习与实训(包括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产学研一体化实训)。不同的实践环节承担着从知识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使命,应针对不同实践环节的目的和要求,构建相应的实践平台。课程实验平台是为了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应该选择与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标准化和代表性实验项目;学科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领会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应选择现实性的多样化实验项目;而实习实训平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应结合实际生产、科研项目,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实习与实训。

图3-22 实践教学方案系统设计框图

3.人才培养改革的支撑条件

为了推动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校、行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应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适应性人才培养提供支撑条件,共同构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平台。主要包括:一是学校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从学科专业的优化组合、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规划、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工作的开展等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行业主管部门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建立公共基础类实践平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要求,有选择性地建立若干基础性实习基地,为广大地质类院校专业学生的基础性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积极推进高校省部共建的实质性进展。行业主管部门应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时签订省部共建协议的基础上,开展实质性的共建工作,支持高校地质勘查类高精尖实验室建设,促进高校在深部找矿、高度覆盖区找矿、新型矿床类型找矿、采矿、选矿、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增强学校对地矿行业的科技支持能力;四是加强与生产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以项目为依托,加强学校与地矿单位产学研基地建设,构建学校与生产、科研单位高度合作基础上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和智力优势,促进高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单位的应用和推广;建立高校对生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现代地矿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河北省地质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地质后备人才培养也快速发展,这大大促进了地质科技进步和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地质科技人才的“六个不足,一个不完善”及地质教育的“边缘化”趋势和地质类专业招生就业的“市场失灵”现象应引起政府、学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这些政府、学校和企业应联合起来研究、规划和制定科学的专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以加强和促进地质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地质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钻石模型”

地质行业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面广、包含内容体系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时间维上,包括从大学的专业学习到工作岗位学习、锻炼和提升的全过程;从空间维上,包括学校、用人单位、政府等众多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因此,地质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构建,应从高等院校的教育机制、用人单位的培养机制、政府部门的扶持机制和校企合作的联动机制四个方面建立地质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钻石模型(图3-23)。

图3-23 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钻石模型

本模型结构中,高等院校的人才教育机制侧重于从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对地质行业初始人才培养和训练进行机制创新;用人单位则从人才的锻炼和培育、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等方面,对地质行业科技人才成长及发展进行机制创新;校企联动侧重于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不同的资源优势,从新型人才培养、知识更新及继续教育等方面,对地质行业科技人才优化和提升进行机制创新;政府部门则侧重于利用各种政策手段,进行有利于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地质科技人才成长、地质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等地质科技人才规划和管理的机制创新。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创新机制的联动和偶合,实现地质行业科技人才规模合理、结构优化、领军人物层出不穷的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目标。

2.高等院校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和训练创新机制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初始环节和基础,肩负着由中学生到合格的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和转化的艰巨任务,是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向社会和地质行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潜力。因此,高等院校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和训练创新机制制订的目标为:通过学校的人才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素质,即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针对上述目标和要求,高等院校地质科技人才培养与训练创新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上,建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灵活的、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从课程体系设置上,建立注重应用性知识教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从实践教学上,建立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五是从素质教育上,建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

3.用人单位地质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创新机制

用人单位是地质科技人才才能发挥和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不仅要求用人单位构建有利于地质科技人才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良好环境,而且还肩负着对地质科技人才继续培养和训练,促使地质科技人才不断发展和提升的重要使命。用人单位传统的重使用、轻培养、轻管理的做法,已严重地影响到地质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构建用人单位地质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创新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上,建立健全人才职业规划机制;二是从人才的培育与锻炼上,建立健全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多实践和锻炼机会的用人机制;三是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建立健全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四是从考核考评体系上,建立健全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考核机制;五是从专业发展上,建立健全持续的专业进修和培训机制。

4.校企联动地质科技人才优化和提升创新机制

高校和企业是人才培养与使用、供给与需求的两个重要环节,高校地质科技人才供给的规模、结构、能力、素质和水平,能否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很大程度上在于校企联动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院校合并、属地化管理及办学定位的转移,客观上造成了地质院校与行业人才需求的联系弱化,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地质科技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校企联动地质科技人才优化与提升创新机制,目的在于消除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割裂状况,建立校企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互补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对应性和适应性。地质科技人才培养校企联动创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知识结构上,建立高校与用人单位沟通和交流的长效机制;二是从培养方式上,建立高校与用人单位订单式培养、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从实践能力培养上,建立高校与用人单位分工协作的联合机制;四是从人才培养过程上,建立高校与用人单位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五是从科技人才的知识更新上,建立高校与用人单位长期的互利合作机制。

5.政府部门地质科技人才规划和管理创新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是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导部门,政府以不同的政策机制,实现行业地质科技人才总体的规划、布局和管理工作,在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及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宏观调控和引导职能,是构建政府部门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关键所在。政府部门地质科技人才规划和管理创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地质工作发展需求上,建立科学的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机制;二是从政策引导上,建立有利于地质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三是从资金投入上,建立加大地质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机制;四是从科技人才管理上,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管理机制;五是从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作用上,建立有利于地质教育学会、地质学会、矿业学会等行业学会(协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职能的有效机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