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到底为何物?
寒湿和湿热有什么区别?
在身体上不同部位各有什么表现?
立夏已至,此时雨水多、气温高,特别是南方的朋友们,更加容易感受到湿重。
很多人常常会感觉到头脑昏沉、脚腿沉重,容易浮肿,肌肉关节酸痛;精神不振;胃肠不适;严重者出现皮肤湿疹、过敏等身体不适。湿气重,该怎么办?
要想高效祛湿,我们先来认清「湿」为何物。
到底什么是湿邪?
湿性类水,水性是偏冷的,这是湿为阴邪的原因之一。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简单讲就是容易妨碍人体气的流动。
人体里面的水液跟气是什么关系?气行则水行,但千万不要理解为一股气推着一股水走,没有那么直观。人体中水分或是水液跟气的关系,《黄帝内经》表达说有一点像是雾露状,就是半气态半液态。
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所谓湿,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有一点像体内的水分子多了呈离散状态。当这个雾露状的东西,水分子的比重大了,假如真的有气这回事,气的运行的流畅度一定是减慢的,即气滞,气滞的表现——一个字:胀。
哪里气憋住了,那么憋住的位置气就相对多了。气多了,就像自行车的轮胎,没有气,我们就泵气直至饱满,就会发胀,所以局部有胀感,是气滞的表现。
也可以这么说,凡是湿停留的地方,除了湿本来的症状之外,也很容易出现局部的胀闷感,这就是湿邪易阻滞气机。
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治疗湿病的时候,要加行气药。但加行气药,不用加得那么笨,不需要几味袪湿药加几味行气药,因为有的行气药本来就能袪湿,有的袪湿药本来就能行气。像陈皮、白豆蔻、砂仁这些药物是袪湿跟行气都兼备的。
湿邪有哪些特点?
1. 湿性重浊
重: 意思是沉重。只要人体出现了全身或是局部的沉重感,中医都算湿。因为湿性类水,水的比重比较大。比如关节痛,假如是游走性的,我们叫作风痹;假如有的人关节痛不是游走性的,而是有沉重感,于雨天加重,我们一般叫作「湿痹」。
有时候病人的主诉模棱两可,比如他说「医生我很疲倦」,很多人可能会误会,直接把疲倦当作了气虚。这不一定对,因为疲倦感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无力感,一种是沉重感。假如疲倦是无力感,一般是偏气虚;假如疲倦是偏沉重感,一般就偏湿。
可能有人说,我分不清楚,好像有一点无力感,又有一点沉重感,那算什么?其实很简单,可以判断为气虚夹湿。
里急后重: 就是排便的时候排到最后,有一点拉不干净的感觉,拉完又想拉,肛门有重坠感。肛门有重坠感还是符合「重」字,所以也算是湿。
浊: 指分泌物、排泄物浑浊。
2. 湿性黏滞
黏: 黏腻,是指症状的黏腻性。
如: 妇女的带下量多,这个带下通常是具有黏腻性,也有浑浊性,符合浊和黏。
男子的慢性前列腺炎,小便到了最后,会带一点黏液,这种黏液的黏也是湿。
大便擦不干净,很废纸的黏算湿。
更严重的,就是里急后重,拉完又想拉,拉不干净。
早上起来眼屎很多,眼屎是黏性的,这是湿。
面部有油垢感,油垢的感觉是黏的,是湿。
头发油性,属湿。
我们可以自己对照一下,凡是分泌物、排泄物是浑浊的,通通都可以用湿来命名,或是用湿来概括。
滞: 是指病程的长绵性。
只要病带了湿滞,这个病的周期就比较长。病的周期比较长,跟黏滞也有关联,就是黏乎乎的,不只是指症状黏乎乎,连整个病程中人也是黏乎乎的,这是湿的特征。
3.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性趋下: 指的是致病有往下走的特征,这可以跟风邪相鉴别。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因为风邪易袭阳位;而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为湿邪易袭阴位。
易袭阴位: 简单理解就是水往低处流。上面列举的很多症状,要么是小便,要么是大便,要么就是外生殖器,要么就是一些隐蔽的部位,所以湿为阴邪,易袭阴位。
注意,以上讲的湿是外感六淫的外湿,人体还有一种湿叫作内湿——脾虚。脾的一个功能是运行水湿,当脾虚,脾的功能下降的时候,一样可以产生内在的水湿痰饮。只要是内湿,就是脾虚生湿,它的表现就是脾虚的表现+重浊黏滞趋下,且这个湿是从内而生的,而不是从外而感的。
分清湿邪致病的常见证
1. 伤湿
证候: 头身困重、发热、苔腻、脉滑。
头身困重是湿性重浊的表现。另外伤湿的表现还有可能是发热,因为湿邪容易阻滞气机,气属阳,气一憋住,在局部就产热,所以容易发热。舌苔腻一般是痰湿的表现,脉滑也是痰湿的表现。
2. 湿痹
证候: 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
湿痹,痹的意思是指痹阻不通,表现于关节的症状,以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为特征。注意关键字——重。刚刚提到,假如有沉重感,在中医算湿。
游走性关节疼痛是风痹,关节酸痛重着叫湿痹。假如一个人的关节痛,又游走,又沉重,这种情况叫风湿痹,因为两个特征都有,诊断就是两个。
假如在刚才两个特征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遇寒加重,那么就有三个要素了,风、寒、湿都有,就叫作风寒湿痹。这三个要素都有,治疗上就要驱风、散寒、祛湿同时来。
3. 湿热浸淫肌肤
证候: 湿疹、癣等渗液性皮肤病。
湿热浸淫肌肤,表现出来就是湿疹、癣等渗液性皮肤病。这与湿性黏滞和湿性重浊的浊特性一致。只要人体分泌物、排泄物表现出黏黏腻腻,或者浑浊感,都算是湿。
4. 寒湿困脾
证候: 脘腹胀闷、口腻纳呆,腹痛便溏而黏,或夹黏液,头身困重,或肢体肿胀,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或滑,脉滑。
脘腹胀闷、口腻、纳呆: 脘腹定位在脾胃,胀闷是气滞的表现。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所以会有胀闷感。口腻是口腔有黏腻感,黏腻是湿的特征;纳呆是湿主脾胃,湿为阴邪,容易损伤阳,因此损伤脾阳。脾喜燥恶湿,特别怕湿。
腹痛、便溏而黏: 一般是以胀痛气滞为主;便溏而黏是指大便烂得像烂泥一样,擦不干净。有时候湿得比较严重还会夹有黏液,黏液也是黏。
头身困重: 湿性重浊,湿在人体的肌肤或者是经络,就会出现头身困重,或肢体肿胀。肢体肿胀不单是湿,可能还有点水。
妇女白带量多: 白带也是黏糊糊的、液态状的,所以算湿。
舌体淡胖、苔白腻或滑、脉滑: 舌胖是因为体内水多了,把舌头「泡」大了;舌淡是偏寒;舌苔白偏寒;舌苔腻或者滑偏湿,此时脉滑也是湿。
5. 湿热蕴脾
证候: 身热不扬午后加重,汗出热不解,脘腹胀闷、口腻纳呆,腹痛便溏黄臭而黏,或夹黏液,头身困重,小便黄短,或肢体肿胀,妇女带下色黄,舌红,苔黄腻或滑,脉滑数。
身热不扬午后加重: 身热不扬的意思是身体发热,但用手捂在肌肤上,一开始不觉得很热,而越按越热,叫作身热不扬。身热不扬关键是湿热并存,湿把热裹在了体内,这个热很难一下透出来,裹在体内的热只能慢慢地从内向外,慢慢透发。
为什么是午后加重?
我们按太极图来推算,早上是阳气旺,傍晚是阴气旺。湿热,热属阳,湿属阴,中午之后是阴邪慢慢加重,也就是湿的比重慢慢加大,湿的比重一加大,憋在体内的热就憋得越来越厉害,中医叫作郁而化热。
也就是说,早上的热气是容易外透的,中午之后的热,由于湿的比重大了,湿又在外围把热裹在里面,所以很难外透,所以一般是午后加重。同时即便用发汗药,由于外围的是湿,所以只能发出湿,裹在体内的热,一般出不来。
举个例子,小孩发热,尤其是在南方,接近40摄氏度的热多属湿热的热。如果未将湿热的热辨准,只用清热的药,效果并不好。必须是清热跟祛湿同时用,热才能退得了。其实在中医诊断上何时发热很重要。
脘腹胀闷、口腻纳呆: 见寒湿困脾。
腹痛便溏黄臭而黏,黄臭定性为热,而黏是湿。或夹黏液也是湿。头身困重是湿,小便黄短是热。肢体肿胀是湿,妇女带下色黄是热。同样舌红是热,苔黄是热,苔腻是湿,脉滑是湿,脉数是热。
总的来说,湿热蕴脾第一个要素是有热的特征,比如身热不扬午后加重,同时又大便黄臭,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脉数。
第二个要素是湿,比如口腻,大便黏夹黏液,头身困重,妇女带下,还有苔腻、脉滑。第三个要素就是定位在脾,脘腹胀闷、纳呆、便溏。所以中医的诊断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讲白了就是定性加定位。
6. 脾虚生湿
证候: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脘腹胀闷、口腻纳呆,腹痛便溏而黏,或夹黏液,头身困重,或肢体肿胀,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或滑,脉缓或弱,病程长。
这个症状与寒湿困脾很像,只是前面多了神疲乏力和少气懒言两个证候。这实际上是气虚的表现。所以气虚表现加上湿困脾表现,诊断就变了,变成脾虚生湿。
脾虚生湿与寒湿困脾的区别在哪里?
寒湿困脾主要是寒湿妨碍了脾的运化,是实证。而脾虚生湿的因果关系就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产生的内湿。
认真辨别,脾虚生湿除了比寒湿困脾多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这组症状,脾虚生湿的脉除了滑还可能比较弱。另外鉴别点是时间比较长。
7. 肝胆湿热
证候: 胁肋胀痛,或发热,身目发黄,色鲜明,厌食油腻,口苦,纳呆,小便黄短。或阴部湿疹、瘙痒,带下黄稠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胁肋胀痛: 胁肋是肝经循行所过,由于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气机受阻,就容易出现胁肋部胀痛。
发热: 这个发热跟湿热蕴脾差不多。假如有发热,应该也是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午后加重。
身目发黄,色鲜明: 指黄疸。因为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到肌肤,肌肤就发黄了。
厌食油腻: 还是跟胆汁有关。胆汁的作用是消化脂肪类食物,既然胆汁外溢到肌肤,进入小肠的胆汁就少了,所以厌食油腻。
口苦是热的表现。 纳呆是湿热妨碍脾的功能,小便黄短是热。带下黄臭也是湿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都是湿热的表现。
肝胆湿热还有另外一组症状,不是表现在肝胆这个脏腑本身,而是表现在肝经,如阴部湿疹瘙痒,或带下黄臭,实际上这就是湿热下注肝经。阴部是肝经循行部位,瘙痒是有风的特征,湿疹是湿热的表现。
肝胆湿热的代表方龙胆泻肝汤或者是龙胆泻肝丸(用药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8. 膀胱湿热
西医表达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黄短。
为什么说是膀胱湿热?尿频就是感觉每次小便完又想小便,尿不干净。但是每次都尿得不多,这种感觉就是黏滞感,同时小便的痛还带有点涩滞感,尿得不流畅、涩滞感也是湿,而小便黄短的黄是热,加起来就是湿热。
9. 大肠湿热
主要表现在大便上。排便时也有拉不干净的感觉。拉完又想拉,拉不干净,肛门有重坠感,即里急后重。同时肛门也有灼热感。
综上所述,不管是寒湿困脾也好,脾虚生湿也好,湿热蕴脾、肝胆湿热、膀胱湿热、大肠湿热,其实它们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湿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符合了,我们就认为它们具有湿。
另外如兼有寒象,那就是寒湿;如兼有热象,那就是湿热。同时要加上定位症状,就是属于哪一脏的,这样就基本能确定属于何种湿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