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来历

如题所述

西汉名将李广,一生驰骋疆场,骁勇善战。他跟随太守周亚夫平过吴、楚叛乱,历任边疆各郡太守,与匈奴多次交战,后随大将军卫青 出击匈奴,屡立战功。
李广猿臂善射,才气过人,却又爱兵如子,士兵大多喜欢跟随李广奋力作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威名赫赫的将军,仕途非常坎坷,其命运中浸透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李广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充满了智谋和勇气,以及丰富的作战经验。有一次汉武帝派来跟随李广学习军事的一个宦官被三个凶奴人射伤,李广对他说:“这一定是匈奴中射雕的人。”随既带领一百名骑兵去追追赶这三个匈奴人。他亲自射杀两人,俘获一人,一审问,他们果然是匈奴中射雕的人。就在此时,远处忽然弛来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发现了李广,于是跑上山去摆开阵势。就在这危急时刻,李广并没有因寡不敌众而仓皇逃遁,而是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智慧和心理的较量。他让士兵不要惊慌,命令队伍进到匈奴阵前二里处,下马解下马鞍。匈奴人见状,以为是诱敌之兵,不敢进攻。李广亲率十几名骑兵纵马上去,射杀一名匈奴将领,然后回来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放开马躺下。匈奴人更加怀疑,始终不敢进攻。半夜里,匈奴人怕遭遇汉朝伏兵,既然悄悄撤走了。第二天早晨,李广安全回营。李广能虎口脱险,全身而退,就是得益于他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过人的智谋。
李广还是一位治军有方的将领。他行军没有队列和阵势,喜欢靠近水草丰美的地方驻扎,晚上军中不搭更,军中幕府简化了各种文书簿册。然而表面上的松散并不影响军队防御上的严谨性,他离营很远就不止了哨兵,所以他的军营从来没有遭遇过偷袭。李广为人廉洁,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因此他一生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做了四十多年,家里却没有多少财产。李广带兵,饮食都和士兵在一起。遇到缺粮断水时,如果发现水源,士兵没有一一饮遍,李广是决不会靠近水边的;士兵没有都吃上饭,李广也决不会先吃。他待士兵宽厚和善,不苛刻,士兵因此乐额于为他效劳。
除此之外,李广还是一位天才射手。而且其性格也很有特点。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天生扇射。别人即使向他学习,也达不到他的水平。有一次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有一只老虎,就朝它射了一箭,等走近一看,“老虎”原来是块石头,李广所射那只箭的箭头已经没进石头里去了。不过李广也射杀过真正的老虎。射箭是李广的一技之长,也的他一生唯一的消遣。他口齿迟钝,很少说话,,和别人聚在一起,就在地上指画排兵布阵,然后来射箭,根据射中的箭密集或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饮酒。
李广的赫赫战功和“飞将军”的威名,使之成为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然而他个人命运的坎坷却又决定了他的悲情结局。古往今来,多少人悲叹李广难封。李广的亲属以及他手下的军官和士兵中都有被封过侯的,可是李广一生却从未得到过封爵和封地,做官也从未超过九卿。首先,李广的难封与汉朝的分封制度有关。将领封侯是要凭斩杀敌人首级的量以及缴获战利品的多少来定的。李广有个堂第李蔡,与李广一同侍奉文帝、景帝、武帝。李蔡的为人、名声都远在李广之下,然而仕途却比李广顺利得多。武帝时李蔡任轻车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右贤王,按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数目获得军功,被封为安乐侯,后来官至丞相。
其次,李广的难封还和远古时期人们的迷信有关。有个相士说李广数奇(既命运白后好),连作为最高统治者恶毒汉武帝也深信不疑,因而从不敢委以重任。
第三,李广的难封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与他在战争中的某些不当决策有关。李广自侍骁勇善战,箭术高强,经常冒进强攻,使己方处于险境 ,伤亡较多,斩杀敌人的数目却未必赶得上其他将军。李广射箭,敌人不逼近到几十步以内,估计射不中是不会射的;只要一射,敌人立即应声而倒,可以说箭无虚发。这样做虽然勇气可嘉,但他的军队也因此多次被围受创。李广有时在不知对方军情时就擅自出击,所以也有过掺遭败绩,被生擒活捉的经历。有一次李广从雁门出发攻打匈奴,匈奴人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活捉了李广。李广当时正有伤病,匈奴人就把他放在两匹马之间的一个网兜中躺着。走了十几里,李广一直装死,他斜眼看见旁边有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于是便瞅准机会,突然一跃而起,夺了他的弓,把他一把推于马下,策马向男飞奔而去。李广后来遇上了自己的残部,于是带着他们逃入关塞。的在逃跑过程中还射杀了几名追兵。李广的惊险逃亡虽然为他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的美名,但毕竟是损兵折将,被获遭擒,按汉律当斩,只是的出钱赎罪才得以活命,被削织为民。
李广性格上的弱点,也是造成他坎坷命运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广是一个看重名誉,自尊心极强,宁折不弯的人。当然,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都崇尚节操,都抱有“士可杀不可辱”的信念,但如果把自己的名誉和尊严看得过重,那就会缺乏容人之量,用偏激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就是在李广被革职后的一个晚上,他带领一名随从到田间与人饮酒。回来时经过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李广,不让他通过。随从在一旁解释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于是让李广留宿在霸陵亭下。不久,汉武帝又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求皇帝派霸陵尉和他一起去赴任,一到军中就把他杀了。霸陵尉固然是个势力小人,但也罪不致死,李广利用职权徇私报复。即使在当时,也属过分之举。
李广的悲剧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他的死一方面原于汉武帝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与他偏激的性格不无关系。元寿四年,李广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所在,于是自己亲率精兵追击单于,而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从东路出击。东路迂回且水草稀少,无法驻扎军队,所以李广请求卫青调他做前锋,先与单于决一死战。然而卫青私下里曾接受过汉武帝的告诫,认为李广年纪太大,命运不好,不能让他和单于对决,因此调开了李广,让中将军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作战。李广再次向大将军请求不要调开他,遭到拒绝,便未向大将军辞行,心怀恼怒地前往军部,和赵食其从东路出征了。军队没有向导,不时 地迷路,落在了卫青大军的后面。卫青击败单于后向南横渡沙漠,正好遇上李广和赵食起。李广谒见卫青后回到了军中。卫青可能考虑李广年长且自尊心极强,因而未用简单的方式来处理此事。他是派了长吏拿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询问李广、赵食其迷路的情况,以便上报皇帝。然而李广并不领情,他没有回答长吏的问题。于是卫青只好又派长吏迅速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效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了路。我现在亲自去受审对质。”到了大将军的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李广生平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和单于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了一条迂回绕远的路。我迷了路,难道这不是天意吗?”说完竟拔刀自刎了。将士们都痛哭失声;老百姓听说了,认识不认识李广的,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
李广死得有尊严,也丝得悲壮。他的死令人震撼,更让人惋惜,“难封”是困扰李广以生的心结。封侯拜相是多少封建士大夫人生的追求,李广也不能免俗,他也想象别人一样,用自己的战功来换取封爵和封地。然而他的愿望一生也未能实现,皆因一个相士说他“数奇”(命运不好)。“数奇”就不可担当大任,“数奇”就更不能封侯,“数奇”可以说是压在李广心头的一座不堪逾越的大山。李广以死对不公的命运作了最后的抗争,但他始终没有试图改变过命运。别人说李广“数奇”,连李广自己也身信不疑,因而他未能设法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不“数奇”。当然,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时代,仅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改变命运的。但是,只要努力奋争过了,即使失败,也是无悔英雄,否则总不免让感到深深的遗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3
李广就是西汉时期的飞将军。飞将可以指卫青与霍去病,但在李唐时期多指李广。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守备往击吴王军队时,广为骁骑都尉。
吴王者刘濞也,濞少时有功封王,辖吴地三郡,善治理,盐铁铜国营,治下太平,素有贤名,为政宽厚,免民赋免田税,卒践更辄与平贾,不轻贱百姓,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庇护他郡逃亡奴仆,解放其等并予以庶人身份,故能集众,军力可怖。初,吴王度淮与楚王,遂西败棘壁,乘胜而前,锐甚。梁王恐,遣六将击之,又败梁两军,士卒皆还走。条侯周亚夫畏其军力不敢轻出,坚壁昌邑南。梁数使报条侯求救。条侯不许之,而募游侠为军轻兵断吴军粮道。联军数破城壁不得,粮尽而溃,降者众。楚王戊自杀,吴王濞退至江东,后为越人诱杀。
广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於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後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於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馀骑饹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後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後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於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後韩将军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居顷之,石建卒,於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元朔六年,广复为後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後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乡,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後期,当死,赎为庶人。
後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原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於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後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太史公曰:惜哉名将,天下无双!
第2个回答  2016-03-23
李广是司马迁给他荣誉化了。。。。。所有历史都是带着作者感情色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