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末清初那段历史,有一个人是避不过去的,那就是吴三桂。
明朝崇祯皇帝视他为国之栋梁,他却在其死后引清兵入关,并甘为满清马前卒,帮着清廷镇压明朝残余反抗力量,使中原锦绣河山沦陷于异族铁蹄之下。
靠着出卖故国、残杀朱家宗室、维护满清的统治,吴三桂在清朝得登高位,被封为平西王,坐镇云南,兼辖贵州,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吴三桂起初认为,凭他对满清的贡献,完全可以像明朝沐英那样世代镇守云南,成为云南的土皇帝,否则怎么对得起他背负的骂名?
但他忘记了,沐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义子,清朝开国皇帝可不是他吴三桂的干爹。人家怎么敢信任他?他以前能叛明朝,谁敢保证他以后不会叛清朝?
事实上,清朝统治者一直对这些明朝降臣抱有警惕之心。尤其吴三桂,要是没有他的鼎力相助,清军不一定能入关,就算硬是打入关内,也难以站稳脚跟。他的功劳极大,别说他不是满洲自己人,就算是,清朝皇帝也得防着他功高震主。
因而,早在吴三桂追杀南明永历帝时,清廷就开始着手对付他。康熙二年,清廷借口云贵已平,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并取消了他自主任用云贵官员的权力。康熙六年又下了一道旨令,命云贵两省的督抚听命于中央,不再受吴三桂节制。
吴三桂很生气,作为报复,他“构衅苗蛮,借事用兵”,向清廷索要大笔军资,加剧了和清廷的矛盾。
这又是一大败笔,要是刚入关时他这么干,清廷立刻就得安抚笼络他,以安其心。但现在时过境迁,清朝对他早没原先那么依赖了,反而觉得他狼子野心,必得除之。
康熙亲政后,下定了削藩的决心。康熙十二年,尚可喜上疏祈求归老辽东,康熙顺势下达了令其移藩的命令,同时准了耿精忠的撤藩请求,吴三桂迫于压力,不得不假惺惺的也上书朝廷请求撤藩。
吴三桂还以为康熙会挽留他,殊不知康熙早看出他的真面目,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早点撤了,先发制人。马上就准了,还迅速派人到云南处理撤藩事宜。
这下吴三桂傻眼了,要是接受撤藩的命运,未来将变成小人物,还不知道清廷会不会翻脸不认人。要是不接受撤藩,那就得造反。左思右想,吴三桂一咬牙,反了!
也就是说,吴三桂反清,压根不是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崇高理想,纯粹是为了个人的野心。
造反之初,形势非常有利于吴三桂。当初的明朝降臣,耿精忠、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四川巡抚罗森、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河北将军蔡禄等人,纷纷起兵响应。
短短数月之内,吴三桂拥兵百万,攻陷了清朝半壁江山,声势浩大,一副改天换地的模样。但最后为何一败涂地呢?
主要就是上面所说的原因,清廷早有防备,有所部署。康熙几乎立刻就拿出了镇压叛乱的对策。
军事上,在吴三桂推进到岳州后派重兵守荆州,并以荆州、襄阳、宜昌、武昌等处为重点,厚集兵力,沿长江布防,阻止吴军渡江北上。
吴三桂号称百万大军,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刚起兵时,他只有2万多精锐,打到湖南时,扩大到22万兵,自己的嫡系4万,从川黔湘桂各省兼并18万。至于耿精忠、尚之信等人,并没发挥太大的作用。也参与反清的郑经更搞笑了,他不打康熙打耿精忠。
政治上,康熙对于吴三桂那是坚决打击、绝不容情,而其他附逆者,只要投诚就给予改过的机会。以此分化、削弱吴三桂的党羽,从而达成孤立吴三桂的目的。
这个办法奏效了吗?是的。很多附从吴三桂的势力,都在战局不顺时降了清朝,减轻了清廷的压力。比如王辅臣,吴三桂封他为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管,并给他20万两饷银,助他攻取整个陇右,他却没多久就降了清。
另一方面,吴三桂并不能节制其他势力,造反军内部矛盾重重,一盘散沙。
耿精忠、尚之信等人虽说响应吴三桂,可不是奉他为主,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而大家各自为战,不听吴三桂的调派,没能发挥最大的兵力优势,被清军分头击破或招降。
说到底,吴三桂早在引清兵入关时就把自己的个人形象给糟蹋了,由他出面号召反清,不但不能凝聚民心,反而让人觉得他果然是个乱臣贼子,不值得追随。
本来他起兵是以崇祯三太子在他军中的名义,吸引了一部分真心反清复明的势力,后来他一称帝,真面目就露出来了,这些人纷纷离去。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则是清朝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繁荣。和王朝更替比起来,老百姓显然更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能有太平日子过,谁愿再起战乱?这就叫“天下思安”,没有造反的基础。
所以,吴三桂纵有百万雄兵,也是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