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细菌有哪些免疫知识点?

如题所述

1、菌群失调症:由于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主要诱因——抗生素滥用。

主要原因: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医学|教育网。

2、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三点: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

外毒素,芽孢——无侵袭力

有侵袭力的5种成分:外膜、脂多糖、荚膜、鞭毛、菌毛。

3、外毒素、内毒素区别

(1)来源:“内阴外阳”,外毒素——主要为G+,内毒素——主要为G-.

(2)释放方式:“外活内死”,外毒素——生活状态下释放,内毒素——死亡裂解释放。

(3)化学成分:“外蛋内糖”,外毒素——为蛋白质,内毒素——为脂多糖。

(4)抗原性:外毒素——经甲醛处理脱毒成类毒素,内毒素不能。

毒性,抗原性——外强内弱。

4、几个概念:

(1)菌血症:病原菌入血,未大量繁殖和引起严重临床表现。

(2)毒血症:病原菌不入血,外毒素入血,使机体致病。

(3)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入血并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并通过血流扩散产生新的化脓病灶。

5、病原学检测——细菌学诊断的金标准。

6、人工主动免疫:指给机体注入抗原物质,使之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常用制剂:卡介苗、鼠疫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灭活菌苗、伤寒灭活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乙肝重组疫苗。

7、人工被动免疫:指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免疫细胞因子等直接注入机体,使之立刻获得免疫力。

常用制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免疫制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细菌和真菌理论上来说都是不能直接通过的。

至于你说为什么皮肤更容易收到真菌侵扰,这要就是细菌和真菌感染和治病机理的知识点。

细菌的致病性在于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指的是细菌能否在机体内定居,繁殖、能否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毒素就是为了自身繁殖或生存需求而侵害宿主的物质。细菌的感染一般都出现在自身机体屏障受损的情况。皮肤也是有细菌感染的,痤疮就是很常见的细菌皮肤感染。

真菌的感染力就强很多,真菌的治病机制在于局部机械性刺激,损害免疫细胞,变态性反应和毒素。真菌附着在皮肤上首先就会进行这个局部机械性刺激让你皮肤发炎,发炎期很多人都不怎么在乎的,就可能会挠,挠着挠着你皮肤就被你自己挠受损了,完美,然后就开始损害你的免疫细胞让它能肆无忌惮的繁殖。真正人们开始在意可能是真菌已经进行变态性反应的时候了,就是你长藓的时候。然而这时候真菌其实已经侵害你很久了。

所以这个局部机械性刺激可以说就是真菌攻克皮肤防线的优势。

这个知识告诉我们痒了记得好好涂药不要疯狂挠。
第2个回答  2020-11-02
动不动就感冒、咳嗽、过敏。。。小毛病不断,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被称为‘人体卫士’的免疫力太差。免疫是我们抵抗病原而避免发生传染病的能力,免疫力如同驻扎人体的军队,在与外界袭来的病毒,细菌作战时,承担了重要的防御任务。

正常情况下,或许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人体受到攻击,它就会奋起反抗。比如,患上感冒或出现小伤口时,不用打针,不用吃药也能痊愈,这与免疫系统的修复功能有关。人体内时刻都能产生肿瘤细胞,但是并非人人都得癌症,这要归功于强大的免疫系统。一个人免疫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白细胞计数的多少来判定。一般每微升4000-10000个白细胞属于正常,如果小于每微升4000个,则表明机体存在着免疫功能的降低。

饮食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最佳的方法就是摄入丰富的果蔬。它们不仅包含维生素,还有大量有益健康的植物素。此外,锌能预防感冒。如果在感冒出现症状的24小时内补充锌,感冒天数会缩短。含锌丰富的食物包括:猪肝,瘦肉、鱼,紫菜,牡蛎,黄豆,绿豆,蚕豆,花生,就、核桃等。
人体内脏聚集着大量的细菌,对免疫力起着积极的影响。这些内脏细菌与有害微生物争夺营养和空间,释放化学物质,协助免疫系统消灭有害微生物。一生病就用抗生素会使有益细菌受到连带的损害,平时该努力培养它们。每天喝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吃一些奶酪,能增加肠内好细菌的数量,降低感冒和流感的中招几率。

有一些会降低免疫能力的食物,最好少吃,否则不但会干扰免疫细胞的活力,甚至会抑制淋巴秋的形成,使免疫机能受损。比如,甜食会影响到白血球的制造与活动,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吃东西太油,尤其摄取太多不良的脂肪,也会妨碍免疫的能力,使体内免疫细胞变得懒惰,而无法发挥功能。
益生菌可作为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细菌本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宿主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产生分裂因子,促进吞噬细胞活力。另外益生菌也可以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如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增强红细胞的免疫黏附功能等。
第3个回答  2020-11-02
细菌培养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科所有化验项目中,为数不多的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的项目之一,即只要该结果阳性,就可以直接做出诊断,就像病理科只要找到癌细胞就可以诊断癌症一样。 细菌培养结果为什么往往报告:普通培养**天无细菌生长,而不是直接报告无细菌生长呢?这是一个严谨的措辞问题。因为细菌是分为需要和厌氧的,培养环境完全不同,而我们一般是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培养,所以有可能培养不出厌氧菌,所以我们强调普通培养;培养几天呢就是界定培养时间,少数细菌生长缓慢,可能一周才能发现肉眼可见的生长,而我们日常培养没有那么长,所以报告为:普通培养**天无细菌生长。
第4个回答  2020-11-02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经过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避免生物污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