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介绍

如题所述

1、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徐悲鸿《群马图》
2、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张大千山水画作
3、张大千(1899—1983),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国画家。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上世纪30年代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仿古画作可以乱真,“骗”过不少鉴别大师。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刘海粟黄山画作
4、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凤阳。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书法学康有为,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潘天寿花鸟写意画作
5、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
6、傅抱石(1904~1965),现代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黄宾虹山水画作
7、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

李可染《漓江山水》
8、李可染(1907—1989),现代画家。江苏徐州人。自幼习画,早年先后入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术院学习。1946年任教于北平艺专。1956年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其山水画早年取法八大,笔致简率酣畅,后从齐白石习画,用笔趋于凝练。又从黄宾虹处学得积墨法,并在写生中参悟林风眠风景画前亮后暗的阴影处理方式。画风趋于谨严,笔墨趋于沉厚,至晚年用笔趋于老辣。亦善画牛,笔墨颇有拙趣。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李苦禅《群鹰图》
9、李苦禅(1899-198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阔笔写意,笔墨雄阔,酣畅淋漓,画风以质朴、雄浑、豪放著称。所作禽鸟浓墨神俊,骨力兼备。晚年常作巨幅通屏,笔力苍劲,气势博大。他堪称当代中国画一代宗师。

黄胄画作
10、黄胄(1925.3—1997.4.23)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介绍
一座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

一个伟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

一个民族,必定有优秀的文化沉淀!

在熠熠生辉的中国美术史上,中国近现代美术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西风东渐的外来压力,“五四”以来反传统的内在躁动,新中国新文化政策等社会因素共同挤压着中国传统绘画,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众多绘画大师、名家骈兴错出,他们借西破旧,借古开今,催变了中国绘画已传承千年的固定模式,创立出全新的笔墨风格、构图形式和现实主义的审美情趣,形成了一个特殊而完整的发展脉络,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可不知的十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
▲ 吴昌硕《富贵花开》 1917年作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等,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清晚期海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表现出色。

吴昌硕最大的特点是通融和超越。与传统文人画家不同,他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诗、书、画、印四绝融会贯通,特别是他以金石入印,入书,入画,以最传统的艺术因素和审美理想塑造了崭新的艺术风格和风气。吴昌硕不仅实现了让绘画体现野逸与高古之气,还把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对现代中国绘画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不可不知的十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
▲黄宾虹《钓台风光》 中国美术馆藏

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原籍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黄宾虹是一位地位非常重要的画家。其黑、密、厚、重的画风、浑厚华滋的笔墨中,蕴涵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几十年来,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

不可不知的十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
▲齐白石《桃兔图》 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等,湖南湘潭人。山水、花鸟、人物俱精,以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传奇人物,一个出生贫寒的木匠最后成为一位享誉中外的大艺术家;一位最开始仅仅凭临摹《芥子园画谱》入绘画之道的职业画工最终是改变了文人画的原有传统,并开创了传统绘画的新局面。

不可不知的十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
▲ 徐悲鸿《双马图》 故宫博物院藏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寿康,生于江苏宜兴。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不可不知的十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
▲ 张大千《瑞士雪山》1965年作 来源:雅昌艺术网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不可不知的十位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
▲ 傅抱石《观瀑图》 中国美术馆藏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擅画山水、人物,以山水画成就最大。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傅抱石是独特的一分子,他是个不墨守成规的艺术大师,对于中国画进行了一种内部的改革,从他的绘画风格可以看出,尽管这种画法气韵格调是古典的,但笔法气势却是新颖的,而画风个性也是独特而自由的。这种非同一般的中国画面貌犹如春雷乍响,震惊了整个中国画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