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实际上是陕西时间

如题所述

北京时间是区时,不是以某地的地方时为基准,授时台在陕西,但发布的不是台址所在的地方时,台址所在地与发布的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台址也可以在其他地方。
北京时间不是陕西当地时间,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区时(UTC+8)。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台本部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二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两地虽处于东七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负责发布北京时间,而非陕西当地的地方时。

扩展资料
中国全境(大陆、港澳、台湾)均采取北京时间(UTC+8),但在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息时间和邮政通讯费用优惠分界点虽然用北京时间来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时。
而在新疆民间(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中间),使用UTC+6的情况更为普遍。新疆电视台汉语频道与少儿频道使用北京时间,维语频道与哈语频道使用新疆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2
你好,北京时间不是陕西当地时间,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区时(UTC+8)。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
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台本部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中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二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两地虽处于东七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负责发布北京时间,而非陕西当地的地方时人们每天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时间,比如我们每天一觉醒来,首先要看一下几点钟了。在我们国家,这个时间就是中国时间,因为中国的首都在北京,所以又叫做北京时间。对于经常出国旅行的人来讲,光知道北京时间还不行,还要关注世界时间,比如我们现在从北京出发,要知道到纽约时的纽约时间是几点了,这就是世界时间。

世界时间的界定划分标准

为了便于不同国家间的交流和沟通,必须要有个时间标准,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转一圈大约24小时,东方总比西方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同一个时刻,我们是白天,伦敦或纽约可能是晚上,我们日出的时候,他们可能日落,所以要有一个标准时间来确定,两个地方究竟相差几个小时(即时差)。

为了解决这时间标准的问题,在1884年华盛顿召开的经度会议,又叫国际子午线会议,在会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刚好契合地球自转一周的小时数,地球一周是360度,所以每15度经度就是一小时。

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21-05-22
北京时间不是陕西当地时间,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区时(UTC+8)。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台本部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二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两地虽处于东七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负责发布北京时间,而非陕西当地的地方时。



扩展资料
中国全境(大陆、港澳、台湾)均采取北京时间(UTC+8),但在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息时间和邮政通讯费用优惠分界点虽然用北京时间来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时。
而在新疆民间(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中间),使用UTC+6的情况更为普遍。新疆电视台汉语频道与少儿频道使用北京时间,维语频道与哈语频道使用新疆时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2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北京时间”这个词。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时间”的发播并不在北京。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钢所讲,“北京时间”是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产生的,这里给出的时间叫作北京时间。

张首钢还解释道,“北京时间”其实是一个定义,它是我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通用时间。

为什么从陕西发播?

答:背后有讲究

“北京时间”为什么要从陕西发播?问题的答案在总台央视记者此前的专访可以得出。

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北京时间”从陕西发播,实际上是有历史渊源的。

上世纪60年代初,需要在内陆腹地建一个专门的授时台站,当时选派了大量人员进行选址,最后选定陕西。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陕西位于中原,略偏西,地处我国心脏地带,发播出来的信号可以覆盖我国主要城市。

陕西自然屏障保护较好,有秦岭遮挡,授时台建在这里相对安全。

时间从何产生

答:小小原子的功劳

“北京时间”在地理上是从陕西发出,那你知道时间本身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吗?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原子或分子能级之间的跃迁稳定又精确,由此便诞生了原子钟。原子钟是利用测量原子振荡频率确定的时间标准。在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时间单位定义从天文时转变到原子时。

目前,由我国科学家研制的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日常使用的“北京时间”,就是来源于这样高精度的原子钟。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前身是陕西天文台

高精度的原子钟不仅极大促进了科学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GPS导航、定位、通讯、金融交易、无人驾驶等都离不开高精度授时。

为了能把“时间”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几代中国科研人员一次次实现关键技术“零”的突破,达到授时技术自主可控,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科学院于1966年筹建国家授时中心的前身陕西天文台,向全国提供授时服务。这座位于陕西蒲城县的天文台于1971年试播,使我国具备了国土全覆盖的高精度陆基短波无线电连续授时能力。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前身陕西天文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金帜山上的旧址。

20世纪70年代末,陕西天文台通过国产原子钟建立起国际通行的原子时系统;80年代,长波授时台系统也在蒲城建成,精度比短波授时提高1000倍、达到微秒量级,并在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后来为避免授时长波对原子钟校时计算的干扰,全台分设台本部和授时部两部分。台本部包括时频主控系统、科研实验室、天文观测站和领导管理机关,迁驻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授时部(即二部)为长波和短波授时电台,则仍留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第4个回答  2021-05-22
北京时间不是陕西当地时间,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区时(UTC+8)。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台本部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二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两地虽处于东七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负责发布北京时间,而非陕西当地的地方时。

扩展资料
中国全境(大陆、港澳、台湾)均采取北京时间(UTC+8),但在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息时间和邮政通讯费用优惠分界点虽然用北京时间来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时。

而在新疆民间(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中间),使用UTC+6的情况更为普遍。新疆电视台汉语频道与少儿频道使用北京时间,维语频道与哈语频道使用新疆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