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掌花叶子干枯

叶子是从一个干枯点开始的,干枯部分呈现出两个年轮样,怎么回事?请高手解答。

这是细菌性叶斑病。该细菌有两种侵染方式。

第一种侵染类型开始于叶子上,称为叶部侵染。叶部侵染通常开始于叶缘及叶片下部气孔较多的地方。初期,在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褐斑,且边缘有黄色晕环。

第二种侵染类型开始于茎上,通过维管束系统迅速传遍整个植株,称为系统侵染(或称维管束侵染)。系统侵染可以通过变黄的叶子被发现,在细菌侵染初期新叶叶色暗淡。维管束内由于细菌的填堵,阻碍了体内水分流动与营养向叶片运输,使叶色暗淡,叶片发黄。

在较短的时间内,该类型的侵染就能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并有菌浓涌出。有时,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子时,叶部会出现水浸状斑点,类似于叶部侵染,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水浸状斑点多出现在叶子中间的主脉附近。

防治方法:

1、潮湿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尽可能利用恰当的环境条件使植株保持干燥,尽可能杜绝植株的吐水现象。

2、施肥上应尽可能降低其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水平,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铵态氮,钾元素保持原来要求的水平。

3、生长弱的植株更容易被细菌侵染,因此应当尽量避免不良的环境条件及偏高的温度,细菌繁殖理想的温度在30℃左右,较高的温度下细菌性病害发展速度更快。

4、合理使用农药。在上述防治方法的同时,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可选用浓度为72%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5000倍、1 0%的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 1200倍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每周喷一次。

扩展资料:

红掌花叶子张黑斑原因及处理方法:

1、水分失当。

如果红掌叶子出现黑斑很有可能是补水出了问题,一般水浇的太频或者长期不浇水都有可能引发此问题,尤其是水太多的时候,很可能伤到它的根茎,而导致它长出了黑斑。

解决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减少或增加补水的次数,在花土摸上去还湿的时候就不用补,等它已经发干的时候再补水。

2、肥料太多。

红掌花也是需要施肥的,但是用太多的肥料不仅妨碍到红掌花的正常生长,而且还可能会改变花土的化学性质,使之不利于花儿的生长。久而久之,红掌花在这样不利生长的环境下自然会叶子长黑斑了。

解决方法:我们需要为它更换新的花土,并合理的施用肥料。若是情况较轻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物质将多余的肥料中和掉。

3、患了疾病。

叶斑病是一种花病,它的病症就是花儿的叶面会产生黑斑,然后黑斑会慢慢蔓延到整株红掌上,很可能导致红掌花快速的衰弱。

解决方法:产生这种病的原因是它生长环境有问题,在平时一定要给它加强通风。如果叶子已经长黑斑就要在疾病刚刚发作的时候及时剪去得病的叶子,这样可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并且可以一个星期喷一次对抗叶斑病细菌的特效药,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菌的传播。

4、注意事项。

除了叶斑病之外,枯叶病和黄斑病都有可能造成红掌叶子出黑斑,这个时候也可以选择用一些特效药来进行处理,并经常用干净的水来清洁叶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掌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3

红掌花叶子干枯主要有:

自身生长:观察红掌其他叶子比较嫩绿,花的精神比较好,那就是自然的新陈代谢,长新的叶子了。叶片出现叶片发黄干枯可能是感染病菌了,可以喷洒大蒜汁和食醋。另外还有可能是气候条件引起的,如光照不足、温度不宜等原因。

详细介绍如下:

1、新陈代谢

如果发现红掌叶子发黄,要注意观察其他叶片的情况,如果叶片呈鲜嫩黄绿色,而花又长势良好,说明是在生长新叶,老叶发黄掉落属于正常现象。

因此在开花期间,及时清除老叶,剪除发黄的叶片。及时清理盆土表面的枯枝,以免影响开花。

2、病菌感染

红掌出现叶片发黄、干枯的症状,很有可能是被细菌所害。可以喷洒大蒜汁液0.3%溶液、食醋0.2%或者用专门的药剂多菌灵、百菌清来进行治疗。

3、土壤不适

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盐碱较多,缺乏植株生长所需的可溶性铁元素,长期不换土,造成在植株养分缺乏,叶片会逐渐失绿变黄。

可以到花店购买专业酸性土壤,或者对原有土壤进行处理。在土壤中加入草酸,改变其酸碱性。还可以每周浇点酸性水,用柠檬水或食用醋稀释后浇灌即可。

4、空气干燥

红掌的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而冬季室内养花空气过分干燥时,往往会出现叶尖干枯发黄,或叶缘枯焦,或叶片发生焦斑、边缘卷曲等现象。

根据红掌的生长特性,适当增加空气湿度,经常往叶片及周围环境喷雾。冬季养护尽量让植株远离暖气及空调出风口的位置。

5、光照不足

红掌若长期将其放置在遮阳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则会导致生长衰弱,叶薄而黄,不开花或很少开花。花期应将植株放在光线充足,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养护,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6、温度不宜

冬季室内温度过低,叶片会发黄;如果室温过高,植株蒸腾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应不足,也会使叶片变黄。冬季大家通常会把植株搬到室内靠近门窗的位置,开门之间,忽冷忽热,就会造成叶片发黄。因此应该保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

7、浇水过多

红掌的新叶发黄,老叶正常,这种情况一般是水浇得过多、过勤,使盆内土壤长期过湿,甚至积水,致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吸收养分,引起叶片逐渐变黄脱落。

应及时将盆内积水排出。若植株长期处于土壤过湿的环境中,可将植株株脱盆,将土壤晒干后重新栽种。之后正常浇水,叶片会逐渐恢复绿意。

8、施肥不均

施肥少、或久未换盆换土,土中氮素等营养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另外,施肥过量也会出现新叶肥厚、凹凸不平,同时老叶干尖、焦黄脱落。

若施肥过少应添加微量矿质元素,可以使用“花多多“等全水溶性肥料。”因施肥过多引起的叶片发黄,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严重时,可去掉部分的陈土,换上新土,重新栽种后正常管理。

拓展资料:

红掌花学名花烛,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节短;叶自基部生出,绿色,革质,全缘,长圆状心形或卵心形。叶柄细长,佛焰苞平出,革质并有蜡质光泽,橙红色或猩红色;肉穗花序黄色,可常年开花不断。

花烛原产于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热带雨林区。常附生在树上,有时附生在岩石上或直接生长在地上,性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环境,忌阳光直射。花烛花姿奇特美妍。花期持久,适合盆栽、切花或庭园荫蔽处丛植美化。

红掌花学名花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花烛 (天南星科观赏植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细菌性叶斑病
  该细菌有两种侵染方式。第一种侵染类型开始于叶子上,称为叶部侵染。叶部侵染通常开始于叶缘及叶片下部气孔较多的地方。初期,在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褐斑,且边缘有黄色晕环。第二种侵染类型开始于茎上,通过维管束系统迅速传遍整个植株,称为系统侵染(或称维管束侵染)。系统侵染可以通过变黄的叶子被发现,在细菌侵染初期新叶叶色暗淡。维管束内由于细菌的填堵,阻碍了体内水分流动与营养向叶片运输,使叶色暗淡,叶片发黄。在较短的时间内,该类型的侵染就能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并有菌浓涌出。有时,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子时,叶部会出现水浸状斑点,类似于叶部侵染,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水浸状斑点多出现在叶子中间的主脉附近。系统侵染是无法挽救的。
  潮湿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尽可能利用恰当的环境条件使植株保持干燥,尽可能杜绝植株的吐水现象。

  防治方法,施肥上应尽可能降低其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水平,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铵态氮,钾元素保持原来要求的水平。

  生长弱的植株更容易被细菌侵染,因此应当尽量避免不良的环境条件及偏高的温度,细菌繁殖理想的温度在30℃左右,较高的温度下细菌性病害发展速度更快。

  合理使用农药。在上述防治方法的同时,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可选用浓度为72%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5000倍、1 0%的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 1200倍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每周喷一次。由于铜制剂对红掌植株有毒害作用,50%的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等铜制剂农药要慎重选择使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29
一般有年轮的都是炭疽病。由于高温高湿造成。红掌虽喜湿,但在控制湿度。注意适度的透风通气。可用些杀菌类的防治。
第4个回答  2010-07-09
是炭疽病。病原是高湿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为药剂防治和加强栽培管理,要经常通风透光,避免浇水或空调冷凝水溅在叶片上,及时摘除病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