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学生、教练和学员究竟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本人曾是一名老师,教过数百名学生,但现在我是一名驾校学员。
但从我在驾校的几次学车经历来看,我又觉得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学习氛围不一样。老师教学生是努力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至少是一个让学生不紧张的学习氛围。但教练在教学员的时候,尤其是第一次上车,本来学员都比较紧张,(人一紧张什么都不好使)加上教练在旁边一阵吆喝,就更不知道该干吗了。于是,我就想到了,我们曾经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老师为什么要我们把《心理学》学好的原因了。其实,我觉得,在教练教授学员的过程中,教练完全可以叫学员放松心情,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来学习驾驶,这样的效果肯定会更好。
第二、教授方法不一样。老师教学生是极其认真负责的,是用尽办法把他所知道的,所了解的毫无保留的告诉学生,惟恐学生理解有困难。但教练教学员却不太一样,(这是我到驾校以后自己观察,和学员交流得出的结论)他们通常是一次告诉你方法过后,就让你自己去琢磨了。没有我们在课堂上所提倡的循序渐进、举例说明等方法。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教练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方法?
第四、因材施教不太一样。一个班的学生有成绩好的,有成绩差的,有智商高的,也有智商低的。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集体讲解以外,会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讲解。同样的道理到了驾校却有点不一样,教练也会因材施教,比如,同样的一个“右飞”却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在教,可是,当我和其他几位师兄交流过后,我发现,尽管教练说的不一样,但是本质却完全没有区别,只是标杆对应的车子的位置不一样而已。于是,我们几个都不约而同的在想,为什么呢?为什么同样的目的,教练却要用不同的方法,本来一个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弄得这么复杂?也许,过来人会注意到,在学车的过程中,教练会说,你们不一样,不要和他学,为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4
教练和学员
教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一直陪伴学员从报名体检到拿到驾照的整个过程。如何做到和教练相处也是一门学问。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作为一个教练, 要接受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做学员, 有的人一点就通, 有的人百教不通, 考试不过关, 教练也头痛, 而面对小部分学员的无理要求及投诉亦无可奈何。 作为学员来说呢, 出钱学车, ,客户待遇是无可厚非之事, 但切忌以 ’我是顾客, 我是上帝’ 的态度来学车, 因为这样只会导致两个后果, 一是教练含糊其事, 不肯教出真本事, 抱着早点教完早点拜拜的心态教学;到头来学员又没学到什么, 仅仅是应付考试, 拿证后不敢一个人上路. 再者会造成教练极度不满, 是你来学车还是我求你来学车, 于是跟你耗时间, 看谁耗得起! 那么, 怎么样相处才能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沟通融洽呢?

1, 确立学员和教练两者关系问题:
首先, 尊师重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作为一个师傅和教师一样都渴望被尊敬, 而不是被直呼其名, 或是以 “喂” 等来取代, 叫一声师傅,是对教练的尊重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2,遇到脾气不好的师傅时应该怎么做?
在这裹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 教练工作是很辛苦的, 驾校课时安排一般是从早上8点至晚上10点, 中间分三个时段, 上午, 中午, 晚上, 超长的工作时间也许就是直接影响到教练的脾气问题, 试想下整天坐在副驾上准备为学员踩刹车, 精神高度紧张, 态度再差也情有可原, 我们应该愉快学车, 搞活现场的学车气氛。
3. 遇到贪心教练时的处理问题:
人生的贪婪是与生俱来, 教练也不例外, 假如遇到敲诈勒索和明言暗喻的教练, 我们应严词拒绝, 讲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切切不可言听计从, 从而姑息养奸, 不但会给学员带来不良反应更会严重影响到驾驶学校的声誉, 现在很多驾驶学校都对此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不许教练胡来. 但如果拒绝行贿后教练仍我行我素的话, 应实时通报驾驶学校负责人, 由驾驶学校出面解决。
4.学车过程中的交往问题, 有很多学员在学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不知怎么做好。
比如说, 该不该给教练买包烟呢? 该不该给教练买支水呢? 是不是应该给教练封个红包,好让日后学车时会被特殊照顾?
解决之道如下,假如你会抽烟的话呢, 就在你抽烟的同时发一支给教练抽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当然, 假如你自己都不抽烟的话就没必要买一包烟来给自己难受了, 天气炎热, 给自己买水的同时多买一支给教练喝, 一支水值不了多少钱, 别往廉洁方面去想; 封红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但也限于亲朋好友之间, 现在的医生, 教师, 公务员及教练等收红包都是违法行为, 行贿者也有罪哦。

总结如下: 教练既是良师, 也是益友, 大家能走到一起是一种缘份, 好聚好散, 再见亦是朋友, 现实生活中, 工作讲究团队精神, 学车亦是如此, 我在学车考试时就与学友们一起相互支持鼓励, 所以考桩时是全车6人一起通过! 如今毕业后保持联系。 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大家在一起就应该心交心,交个真朋友,哪怕是学习结束了,大家在一起还跟朋友一样

教师和学生
长期以来,评价一堂课的质量高低,通常用语是“讲得如何”,而不是“学生学得怎么样”,这种评价方式很容易让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其次是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再次是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景,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有效评价反馈教学效果;另外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对教学设计原理的研究,努力实现由传统备课型向课堂教学设计型的转变。
同时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时也应注意:在关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改变以往旧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教学课堂的发展寻找一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途径。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