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越光荣是哪来的?

如题所述

因此,对于“越穷越光荣”这种观点,有些人也错误地认定它来自中国的传统。虽然中国古代确实有“富贵于我如浮云”之类的名言,但是,“越穷越光荣”的观点,的确不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为例,孔子认为“富贵”是每个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孔子把富贵视作“浮云”,前提是富贵来自“不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原则,这个原则丝毫没有排斥富贵,喜爱贫穷的意思。孔子的学生中,颜回很穷,但也有子贡等富裕的学生,颜回受孔子称赞,并不是因为他甘受贫穷,而是他在贫穷中仍然能够体现操守。任何现实社会都有贫富的差别,孔子对待贫富的态度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不要因为贫穷就人穷志短,见了有钱有势的人,就谄媚奉承,反而让人看不起。对于有钱人来说,也不应该摆谱摆阔,财大气粗地骄横,同样也是不入流的。
孔子这样的重要人物对于贫富现象,并没有道德上的轻重和偏废。在传统社会中的普通百姓,对于贫富现象,也抱着一种开放的态度。中国人经常说“五福临门”,“五福”之中,有一个就是“富”。但是,中国人也常说“知足常乐”,意思是说,对于富贵的追求,如果无止境地不可遏制,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快乐。而且,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社会,始终关注于现实生活的幸福快乐。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不要把全部幸福都建立在富贵之上,财富的多寡,并不能对应幸福的强弱。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不到“越穷越光荣”的来源,得不出“越穷越革命”的结论。那么,这种曾经在中国现代史上高调出现的观点,究竟来自何方?其实,这种观点来自欧洲中世纪的教会。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教会掌握实权阶层的荒淫无耻,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形成教会的严重腐败。二是一部分自诩为道德高尚的教士,大力提倡坚守贫穷。有的坚持只能靠行乞为生,反对拥有一切私有财产;有的坚持住在穷山僻壤,远离社会进行苦修。虽然各种宗教都有类似的苦行僧,但是,欧洲中世纪教会对于世俗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使得这些坚守贫穷的教派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耶稣很穷,因此,坚守贫穷的教派认为他们是走在耶稣的正道之上,贫穷便获得了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越穷越光荣”等于是“越穷越靠近耶稣或上帝”。这种道德上优越感,很快也成为思想暴力的正当理由。反对手淫、反对一切性行为,都由这些贫穷教派而起;镇压异端、开设宗教裁判所、强迫统一思想,也由这些贫穷教派首创。贫穷所自我标榜的道德优越感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道德暴政。“越穷越光荣”自然而然地演变成“越穷越革命”。
欧洲启蒙运动推翻教会的统治后,对于教会某些教派长期提倡的“越穷越光荣”的观点,世俗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反其道而行之,提出“贫穷是一种罪恶”,或者“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来源”等观点。这种观点虽然对于消除贫穷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得原先“越穷越光荣”,变成“越穷越可耻”,“越穷越革命”也变成“越穷越祸害”。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很多人都把贫穷视为可鄙、可憎的对象。
然而,启蒙运动以后的世界历史,几乎都是欧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历史,上述两种来自欧洲的对于贫穷的观念,虽然截然相反,但都在不同国家,或在一个国家内部,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中国在大规模接受了西方思想后,有一段时间,比较有选择性地接受了“越穷越光荣”的观点,而这种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关系的。当今的中国,“越穷越光荣”的观点似乎已经被抛弃,但是,有一些人也开始接受“越穷越可耻”的观点,例如某些对待城市外来人员和民工群体的态度。这一在西方思想后面当跟屁虫的现象,也同样是违背中国传统文化的。
对于贫穷和富贵,我们应当看到,一方面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消除一切贫富差距,大家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是违背社会自然规律的;另一方面,贫富差距急剧加大,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的现象也是很危险的。以贫穷为荣,或以贫穷为耻都是不可取的。让每个人摆脱在贫困线上痛苦地挣扎,同时也不把幸福快乐完全建立在富贵的基础上,才是一个正常社会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