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年中有多少个节日

如题所述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18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等。

另: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清明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这些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日也有很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其中。

扩展资料:

历史渊源

1.形成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的法律体制,是构成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由猿到人类,文明进化发展得产物。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文献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得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得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

2.发展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3.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中国法定节日有以下16个,分别是:

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传统节日有18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等。

中国节一般指指中国民间相传的纪念日、欢庆日和被中国承认的国际通用节日等。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时代,而定型于两汉时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到了两汉大都基本定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到宋,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它的变异和调整,宗教的渗透、民族的融合、社会心理的失常,为中国节日风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桥梁,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的传统节目,更是一个民族成熟文明的缩影,它即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反应着人与人的联系。

千百年来,节日民俗给中国人一种井然有序时间节奏、热闹而不失尺度的空间分布,现代化促使人民改变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人渐渐漠视节目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

节日的以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个民族主体的精神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节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30
1月1日 元旦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2月14日 情人节
3月3日 全国爱耳日
3月5日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3月9日 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3月14日 白色情人节
3月14日 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 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4月1日 愚人节
4月5日 清明节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5月3日 世界哮喘日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
5月20日 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3日 国际牛奶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7月1日 国际建筑日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12日 国际青年节
9月8日 国际扫盲日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9月16日 中国脑健康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 世界停火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10月1日 国际音乐日
10月1日 国际老年人日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 世界教师日
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4日 世界标准日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
10月15日 世界农村妇女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
10月24日 联合国日
10月24日 世界发展新闻日
10月28日 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0月31日 万圣节
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 消防宣传日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 国际大学生节
11月25日 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12月1日 世界爱滋病日
12月3日 世界残疾人日
12月4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9日 世界足球日
12月25日 圣诞节
12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国际麻风节
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复活节(一般是3月22日-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
9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和平日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国国防教育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节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世界住房日
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 加拿大感恩节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0月第二个星期四 世界爱眼日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美国感恩节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中国情人节)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
农历腊月二十四 传统扫房日
农历腊月廿九或三十 除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

中国节,指中国民间相传的纪念日、欢庆日和被中国承认的国际通用节日等。

中国法定节日 有新年 [1]  (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7天);记者节(11月8日)。

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淮河治理日(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纪念日)5月17日电信日5月19日中国旅游日5月20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1990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1914 (我国并未认定,仅民众和商家在推崇此节日)救助贫困母亲日 1997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1990
5月30日 五卅惨案纪念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6-30
无法数清。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有数十个。
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如果你问全中国有多少节日,那就数不清了,每个地方还有当地的民族节日,地方节日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