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圣是谁?

如题所述

医圣生平简介: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 公元150年,卒于219年。

  东汉末年,屡起大疫。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 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据史料记载,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他善于思索,逐步掌握了朴素的辨证方法。汉灵帝时,仲景被举为孝廉。继之出任长沙郡太守。他虽然身居要职,但淡于利禄,鄙视荣势,憎恶官场角逐。当时,正值灵帝后期的大疫流行,目睹村村举衰,户户号泣的惨痛局面,张仲景深切关注民众的安危,他冲破了封建等级制森的清规戒律,择定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在大堂上为民诊治疑难疾病,从而传为千 古美谈,后来的药房多冠以"××堂",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大堂诊病的业绩!

  在东汉末朝政日非,民不聊生之际,特别是在张仲景的家乡中原疫疬暴行的情况下,他毅然辞去太守之职,跃出宦海,返回故里,呕心沥血,深研医学,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8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08
东汉的张仲景
第3个回答  2014-01-08
张仲景
第4个回答  2018-01-21

中国古代医圣是万密斋和张仲景

万密斋 (1499 ~ 1582) 医圣。原名万全,号密斋。生于罗田(今属湖北)大河岸,是我国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  ,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行医五十多年,以儿科、妇科、痘诊科享有盛誉,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誉满鄂、豫、皖、赣,名噪明隆庆万历年间,后被康熙皇帝嘉封为“医圣”。

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子目有《万氏儿科》、《保命歌括》、《妇科摘录》、《伤寒摘锦》、《广嗣纪要》、《妇科发挥》等10多种,108卷。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的养生理论不仅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为“中华养生第一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