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雨量?

如题所述

(一)下渗曲线法
按照超渗产流模式,判别降雨是否产流的标准时雨强 i 是否超过下渗强度 f 。因此,用实测雨强过程 i-t 扣除实际下渗过程 f -t ,就可得产流量过程 R-t 。这种产流计算方法,称为下渗曲线法。
在实际降雨径流过程中,流域初始土壤含水量一般不等于0,降雨强度并非持续大于下渗强度,不能直接采用流域下渗能力曲线推求各时段的实际下渗率。如果将下渗能力曲线转换为下渗能力与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就可以通过土壤含水量推求各时段下渗强度了。
(二)初损后损法
初损后损法是下渗曲线法的一种简化。它把实际的下渗过程简化为初损和后损两个阶段。产流以前的总损失水量称为初损,以流域的平均水深表示;后损主要是流域产流以后的下渗损失,用平均下渗率表示。一次降雨所形成的径流深(净雨)为:
净雨=次降雨量—初损—平均下渗率×产流历时—降雨后期不产流的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