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时刻提醒自己,冲动是魔鬼

如题所述

冲动多指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感情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态现象。可表现为行为上的,也可表现为思想意识上的。这种行为,永远是对自己的行动失去意志监督的表现,冲动是魔鬼我们应当对这种表现进行斗争。

一、心态学概念

impulse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也就是说,冲动是行为系统不理智的各种表现,是人的情感特别强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种心态现象。可表现为行为上的,也可表现为思想意识上的。

二、个性具体表现

易怒型不良个性的个体容易出现爆发性的激情,如在顽皮学生给青年教师取绰号或在某些方面冒犯教师的时候。有这种不良个性倾向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不顾师德,重重体罚学生。在个性测验结果中,稳定性获低分的、紧张性获高分的青年班主任有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倾向的可能。有这种冲动型倾向的青年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班级过程中,往往情绪不稳定,幼稚,意气用事,缺乏耐心,致命冲动不能自制,甚至为所欲为,不尊重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既畏惧又反感,抵触情绪很大。

二、冲动的利弊与分类

1、与生俱来的性格

它是生命的一种特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蕴藏在人类基因中的财富。在最原始、最深层的本能和冲动的刺激下,人类才能使生理和心态上的各种基本需求,诸如饥饿、口渴、性,以及对情感、权力和认同感的渴望等得到满足。

2、冲动是魔鬼

致命冲动靠激情推动,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其行为缺乏意识能动调节作用,因而常表现为感情用事、鲁莽行事,既不对行为的目的作清醒的思考,也不对实施行为的可能性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更不对行为的消极和不良后果作理性的评估和认识,而是一厢情愿、忘乎所以,结果往往后悔莫及,甚至铸成大错,遗憾终身。

三、问题的产生

1 、激动通常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的情景下出现

此时意识偏狭,语言举止很难受到中枢神经的有力调节和控制,结果语言出格、行为失当,冒然行事,以致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性。例如受到侮辱后把人骂得狗血喷头、争执时遭人推搡而还以拳头把人殴伤等;儿童则往往表现为踢人、咬人。

2、它也可以在怨恨和愤懑长期郁积于胸无法排遣而在外界出现微不足道刺激的情景下发生

此时外界的刺激只是个导火线,同样也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例如某种需要因人为因素长期得不到满足、或始终得不到公正待遇、与某人长时期矛盾隔阂而难以消解等,这时就会因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大动干戈,致命冲动以释放日积月累的内在紧张性。

3、冲动还可以在我行我素惯了,容不得半点冒犯而偏偏遇到抵触的情景下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稍受抵触便走极端,或硬上蛮干,谁也休想阻挡,或绝情寡义,顾不得友谊亲情,结果经常弄得尴尬万分、狼狈不堪。

四、控制情绪的方法: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化解冲动首先要克制。喷发的激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要想办法抑制片刻,就可以避免动拳头。

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引起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化解冲动要及时转移。大量事实证明,冲动情绪一旦爆发,很难对它进行调节控制,所以,必须在它尚未出现之前或刚出现还没升温时,立即采取措施转移注意力,避免它继续发展。比如,可尽力让自己想一些无关的事,干一些其他的活,脑子不闲,手脚不停,就能摆脱因发怒带来的思想负担。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不能一味地逃避,还必须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化解它要善于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即反向思考。当你情绪冲动,一时又难以克制时,应多想一想别人的处境,想一想一时冲动可能酿成的恶果,想一想犯错会使自己的亲人怎样痛苦。“回头想”,可以把自己的思绪从愤怒的指向中拉回来,使你的过激情绪降下温来。

4、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

可以结合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选择几项需要静心、细心和耐心的事情做做,如练字、绘画、制作精细的手工艺品等,不仅陶冶性情,还可丰富业余生活。

5、要注意提醒自己化解情绪

时刻提醒自己冲动是魔鬼,有时还特别需要得到外部的提醒或帮助。譬如,林则徐每到一处,都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贴上“制怒”的条幅,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冲动发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