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一:婚礼前一天晚上“闹房儿”当地叫做“闹房儿”,就是闹洞房的另一种方式。婚礼前一天下午,男方的亲友族人们就都汇聚到了男方家里。

年轻的小伙子们帮着主家人忙碌起来,大家一起做着婚礼的最后准备工作。晚上,主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招待大家,作为孩子婚礼的正式开始。

吃过晚餐,上了年纪的长辈们都被主家人安排去休息,血缘关系近的亲属和族人都要待在男方家里。据说原来是防止小偷进来偷东西,防止坏人放火搞破坏,大家都聚在一起,帮助主人家看家护院。

现在主要还是年轻人一起热闹一下,打打牌,喝喝酒,逗弄下新郎官。通宵热闹一个晚上,天亮新郎去迎亲。

而新娘子一家,嫡亲的长辈们晚上也会来到新娘子家。一方面是要给新娘子送礼,叫做“填箱”在老社会,是要送新娘子被面、床单、新衣服等等。意思是留给新娘嫁过去填满装衣服的箱子。现在基本上都是直接给钱了,做为新娘的“私房钱”。另一方面,大家也是聚在一起,聊聊天,热闹一下,祝福即将出阁的孩子新婚快乐。

第二:新郎出发迎亲前,女性长辈给“压腰钱”。按照提前计划好的时间,新郎穿戴一新,精神打扮起来,准备去老丈人家迎接美丽的新娘。

临出发前,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仪式要举行。新郎的姨妈、舅妈、姑妈、婶婶们排队塞一笔钱到新郎的口袋里,叫做“压腰钱”。调皮的新郎可以用手撑开口袋,一边对长辈们表示感谢,一边求各位长辈再多给一点,把口袋装满,要不然压不住。

新郎和长辈们笑闹着,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准备着出发迎亲的最后工作。这个“压腰钱”主要是个取个好彩头,一般是100或者200元。只有直系嫡亲的女性长辈有资格给新郎,其它长辈原则上不能给“压腰钱”的。

第三:婚车出发要有“压车男孩”从新郎家出发迎接新娘,在农村是没有伴郎一说的。在几十年前是赶着牛车是接亲,由新郎的长辈中一位负责赶车。

现在早就换成了小汽车,不过不管有多少台车去迎亲,都是没有长辈陪同的。从古自今,陪同新郎的一直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一般都是新郎血关系近的表弟、堂弟、侄儿。

这里最重点的是一定要男孩子的生肖和新郎新娘生肖都不冲突。小男孩压车,代表了祝福,寓意着来年新娘也能生个大胖小子。而到了新娘家,新娘的父母也要热情的招待好压车的小男孩,还要给个红包的。

新郎去迎接新娘,主家人就忙碌起迎亲的最后准备工作。这个时候,所有的亲友都要到账房那里随礼上帐啦。最受关注的肯定是舅妈、姨妈、姑妈这三大主力亲戚,他们的礼金也是要协商一致,是最重的。

第四:新娘子下车前三道程序。其实我一直觉得唐山农村的新郎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在新娘子家里不会受到任何刁难和捉弄。坐一会喝杯茶,陪着长辈们闲聊几句就可以带着新娘子还有送亲的长辈们回家啦!

回到家大门口,新娘子下车前还要走三道程序。首先是由新郎的表弟、堂弟们燃放鞭炮。现在因为条件比较好了,大家都一般准备的比较多,用鞭炮在大门口拼一个巨大的“喜”字讨个好彩头。这个时候新郎新娘和送亲人都不能下车的。主要也是因为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

然后要给新娘“下车钱”,不同于其它地方,在唐山农村,“下车钱”是由新郎的表姐、堂姐、嫂子中的一位代表新郎的妈妈给新娘子。她们去拉开车门,塞钱到新娘子手中,同时客套着说欢迎嫁到我家来。一般就是600或者800,有大方的婆婆会给1000或者2000。不过这个下车钱给多少都随意,就是讨个吉利,新娘子都会愉快的接受。

最后由新郎的一位女性长辈出面,放一个矮方桌在车门前面,新娘子才可以开门下车,新娘子第一脚一定要踩在桌子上。意思是新娘子不能双脚直接踩到土地上面,寓意着新娘子的尊贵和婆婆对新娘子的宠爱。

新娘子下车,在新郎的带领下走进家门。这个时候,新郎的舅舅、叔叔、舅妈、婶婶就要出面啦。分别拉开车门,迎接送新娘子过来嫁过来的长辈们下车进家门。新郎的父母同时拿出喜糖和喜烟敬给旁边看热闹的邻居们,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