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笔下的习语当官为民请命工作招致非议山西诗人元好问生活在诗与酒之中

如题所述


“问世间,何为爱,教生死?”这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很多人至今难忘。这首美丽的诗是元末元初伟大的山西诗人元好问写的。但与“一个风流才子对春天充满憧憬”不同的是,写出如此动人诗句的元好问,却从未有过世代相传的缠绵悱恻。他一生的热爱对象是诗歌和历史。他虽然生于晋末元初的乱世,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成为“诗史大家”。

但是科举的门槛。

元好问是北魏拓跋家的后裔。魏孝文帝南迁洛阳时,改姓袁。在元好问的祖先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元结。他的父亲袁德明在诗歌方面同样才华横溢。不幸的是,他多次尝试都失败了。心灰意冷之时,他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袁浩文7个月大时被他的叔叔葛源收养。

4岁,元好问开始读书,7岁能写诗。太原名将王汤臣见到他后惊呼为神童。14岁时,袁浩请灵川大学者郝天廷为师。出师第二年,在灵川西溪参加宴会,即兴作了一首五言诗,引起轰动。有人形容“当时王跪着,五言诗大行其道”,将他与东晋名士王相提并论。他的哥哥袁顾浩很欣赏弟弟在五言诗方面的成就。他曾写过一首诗:“一只莺躲在树的深处,但没有诗人是画不出来的。我弟无好言,惭愧,大门口自降身份。”

金章宗太和五年,十六岁的元好问到并州参加科举考试。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捕雁人。捕雁人说,他设下一张网去抓一只大雁,打死了,另一只从网里逃了出来,但它看到同伴的死,并没有飞走。而是在天空中盘旋呻吟,然后被扔到地上死了。元好问对此很感动,就买下了这两只鹅,埋在汾河岸边。他们用石头做了标记,被称为“秋艳”。他写下了一生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摸鱼儿雁丘词》,其中说:“问世间情为何物,教你生死相许?远飞四方,老翅几经寒热。开心,苦涩的离别,更疯狂的孩子。你应该说话。万里云,千山雪,你是谁的?”

18岁时,元好问与张结婚。他的妻子也出身书香门第,温柔贤惠。虽然他喜欢喝酒和写诗,但他从来没有去过秦楼储君,婚后他也没有制造任何流言蜚语。

元好问才华出众,却过不了科举的门槛。他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老师郝天廷安慰他说:“我就是不想让你当老师。只是考试而已,也没什么好处。”这位老教师一直主张教育不要以科举为目标,所以元好问落榜也就不足为奇了。20岁时,元好问写出了《箕山》《琴台》等诗歌。当时文坛领袖、时任礼部尚书的赵秉文看后非常欣赏,称赞“自少陵以来再无此作”,于是袁浩文一时成名,被称为“袁才子”。

忽必烈汗被称为“儒学大师”

晋爱宗三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一年后调任内乡县令。在他的倡导下,原本因天灾人祸、兵荒马乱而萧条的农村,逐渐呈现出一派田园葱郁、农耕繁盛的景象。后来,他当了南阳县令,当时有一场旱灾。他竭尽全力写了一封信,争取到了三年的减免税政策,这就是e

第一件事是“崔事件”。天兴元年,蒙古军队包围汴京,金爱宗以“亲征”为名逃离首都。次年,元帅崔莉发动政变,在开城投降,并自封为郑王。事后,崔认为此举阻止了蒙古人的大屠杀,拯救了全城,命元好问为他题写并竖立了“功德碑”。元好问知道涉及重大事件,就交给国子监高徒刘启。刘启没办法,只好起草了初稿,然后交给袁浩文审议修改。

在儒家文化中,文人最讲究的是气节,元好问为叛逆者立碑,引起世人的非议。当然,也有学者为他辩解,说他是被逼无奈,是否构成节操问题,要看他在碑文中是否对崔有所贡献。袁浩文在这个问题上真的没有太多可指责的。他只是直截了当地讲故事,敷衍了事地写,并不为崔立达这个汉奸歌功颂德。

第二次争议是汴京城破后,元好问上书蒙古大臣卢野出彩,列出了、等54位晋朝儒生,请他任用。此举着实令人震惊,各种责难纷至沓来。

其实向新朝廷推荐人才,并不代表元好问人品有问题。他立下了一个志向,死后绝不做官。但在元好问看来,人才是难得的,要珍惜和保护。应该说他是有远见的。在他推荐的这些人中,有15人在《元史》留下了记录。他们在继承和保存中原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正是得益于他的教养和教导。

白朴的父亲柏华和元好问是结拜兄弟。蒙古军入侵汴京时,年仅8岁的白蒲与父母失散。危难之际,元好问收养了白蒲的姐姐和哥哥。而同为亡国大臣的元好问,被贬到山东,日子过得特别苦。但他把白蒲的姐姐和哥哥当成自己的,不离不弃。北上途中,白蒲因伤寒昏迷不醒。袁浩文没日没夜的把他抱在怀里。也许这是上帝的祝福。第六天,小白蒲居然在袁浩文怀里出汗了。袁浩文喜出望外。他每天都教他认真读书修炼。白朴12岁时,元好问把他的姐姐和哥哥送回了柏华。柏华很感激,写了一首诗感谢他:“虽然我真的成了流浪狗,但赖军曾经照顾过我的儿子。”从此以后,袁浩文每次去白宫,都要指导白朴的治学。他还写诗鼓励他说:“白元家老,诸子独立于你。”可以说,元好问在白朴的艺术成就上下了很大功夫。

元好问做的第三件有争议的事是,元宪宗二年,他以63岁的高龄北上见忽必烈,并封他为“儒学大师”。忽必烈大吃一惊,欣然接受。元好问趁机提出了免除儒生家庭军职等建议。忽必烈无法拒绝,只好同意。

有人说元好问是在拍忽必烈的马屁,但他的要求显然反映了他的真实动机:一是蒙古人不尊儒术,宣扬“八妓九儒十丐”。儒生不如妓女。元好问给忽必烈打上“儒学大师”的烙印,可以提高儒生的政治地位,指导游牧民族的统帅“以儒治国”。二是他对蒙古统治认识的变化。有一次,亡国之后,元好问内心很痛苦。但在元朝建立的二三十年间,他看到了忽必烈让百姓安居乐业,消灭云南地方势力,恢复汉、唐、老新疆的丰功伟绩。他也从心里感到钦佩。他在诗中说:“云南山高,汉家弦响如雷。除了九州,九州更美丽

金朝的覆灭,元朝的建立,势不可挡。元好问不仅仅是一个忠于一家一姓的刻板儒生。他最关心的是“国家可以灭亡,但历史不能毁灭”。他感慨道,“可是十年仇恨,时事无人知。”因此,他决定为后人保留一部晋代史。然而,生活在未知的动荡之中是多么的艰难啊!

汴京被围时,元好问向丞相建议,把国家的历史用小字抄下来,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一马带走。我觉得丞相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城外战马嘶鸣,根本没有时间去做。

兴二年,元好问被蒙古人掌管聊城时,开始记载金朝历史。他一方面回忆前人和朋友的诗词,一想到就马上写下来。另一方面,他为人们题写碑文,通过描写人们的事迹来叙述历史,写当时的社会变迁。

元太宗十一年,已经半个世纪的元好问重获自由,回到家乡忻州。他的喜悦难以言表。他在诗中写道,“乞求一种田园生活,会让你更涉入红尘?忧六月,河堤上,刘高凉风眠!”当然,回家还有更大的使命。“建在家里,写在上面,因为叫‘野史’。”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野史馆”。是元好问储存信息,书写历史的地方。从此,他常年奔波于燕京、汴京、洛阳、太原、忻州等地,收集材料。他仔细收集了金朝统治者和大臣们留下的所有言论和事迹。听到的每一点,他都用小纸条记录下来,有100多万字。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元好问终于完成了《中州集》《壬辰杂编》等几部巨著。是一部金代诗集,收录诗歌2116首,旨在“以诗记史”,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诗史断代的新体例。后来,元朝宰相脱脱主持编纂了《中州集》本,这些元好问著作成为主要的资料来源。是二十四史公认的佼佼者,元好问功不可没。

虽然元好问在史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在诗歌方面的成就。甚至在弥留之际,他还指示后人只在墓碑上刻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

元好问的诗歌理论相当精深。28岁就写出了不朽的评论集《金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以诚为本”的诗歌理论。

在诗歌创作上,元好问以《悼亡诗》奠定了自己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对此,他曾非常自信地说:“诗狂,他人笑山,饭不妨讽杜甫。”

这些诗写于金朝灭亡前后。山河破碎,流离之痛,内心之忧浸透在他的诗中,具有史诗意义。比如《金史》年,元好问描述,“白骨如乱。几年后,桑叶变成了龙沙。我只知道河里全是活物,只有几间破房子,还有烟。”这些用鲜血写成的,饱含悲伤的文字,堪称杜甫之后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个高潮。

元宪宗七年,元好问卒于获鹿寓所,享年68岁。清代学者赵翼有诗《诗论三十首》,概括了元好问的一生:“读盛衰,两朝文学必衰。没有一个官员伤害过苏洲,有一段深深的悲伤和失去楚弓的历史。殿中幽兰是悲夜火,京师树在秋风中泣。可惜国家的诗人是幸运的,容易给他们沧桑。”时世不幸,元好问有成就,沧桑尽去,诗人有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