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及感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第一次读到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时,才了解到他对于富兰克林是如此推崇备至,当时便在《网易蜗牛读书》搜索了《富兰克林自传》,这样伟大的人物是没有理由错过的。但因为一些原因,只读了其中一部分,未完整读完,10月份在当当买下这本书后,终于抽空看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一周内读了两次,读的时候流畅至极,酣畅淋漓,不仅让人乐在其中。就仿佛在倾听着一位善良而正直、谦逊而务实的老人絮叨着往年催人奋进的故事,体会着一位沧桑遍历、却始终积极向上,一位内励于己、外励于人的伟大人物的一生。看他所写的自传,就如在聆听一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读在其中,仿佛时间都跟着讲述的人而停留,历史的那一幕幕倒映在我脑海,读讫掩卷之时,又让人怡然自乐。

      应该是在小学时,初次了解到富兰克林,源于那个著名的风筝和雷电的实验,那个时候知道他是位物理学家,同时还知道他发明了避雷针。中学学习历史时又了解到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知道他与美国的建立密切相关,了解到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带领殖民地人民走向独立,迎来了自由。正如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所评价“从苍天处取得了雷电,从暴君处取得了民权。”对于富兰克林的印象,仅止于此,直到读完他的自传才算有了进一步了解,但也仅限于他的前半生。即使这本书并未完结,却也为他赢得了人气和声望,并给予了年轻一代力量和启迪。

      富兰克林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无数,读过这本书后,我对他在政治和公共事业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组建了消防队,资助成立了费城第一家医院,参与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他不是总统,头像却出现在了百元美钞上,他还是唯一一位同时签署《独立宣言》、《1783年巴黎条约》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开国元勋。但他最引以为豪的还是印刷工人的身份,这出自于他的墓碑之上。他不同于华盛顿和杰斐逊,他们都出生于庄园世家,出生之时便为人贵,且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富兰克林不同,他只是一位皂烛制造商的孩子,他仅有过的教育是在语法学校的两年以及学习算术和写作的短暂时光,为了让他能有一技之长,父亲让他跟随自己的哥哥学习印刷,他的前半生和印刷事业紧密相关。即使这些经历也曾卑微,但并不足以阻止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这与他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息息相关:

                    01  十三箴言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节言:说话必须对别人或对自己有益,避免琐碎的闲聊;

3.秩序:物件有所归,办事有定时;

4.决心: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决心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5.节俭:花钱必须于人于己有利,决不浪费;

6.勤劳:珍惜时间,时间要花在做有用的事情上,切忌无意义的举动;

7.诚实:切忌虚伪欺诈,心存良知与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正直: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要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是你的义务;

9.中庸:不走极端,别人对你的冒犯,若是正当,就要懂得容忍;

10.整洁:身体、衣物以及住所,要保持清洁;

11.宁静:对待琐事、平常事或者不可避免之事,不可自扰;

12.贞洁:不要纵欲过度,有伤身体,切忌损害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13.谦虚:仿效耶稣与苏格拉底。

      这13条道德准则是他一生的总结,终其一生他都在身体力行,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这一部分书中有两点我觉得很重要:

      一、为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他通过制定表格来检查自己每周对德行的实施情况,以此来促进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他需要用十三个星期来完成整个过程,一年要循环四次。这一部分讲述的非常细致,描述了自己如何践行每一条准则,如何让自己的错误慢慢减少,进而取得进步。这一部分指导性比较强,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是可以借鉴的。

      二、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计划,但他自己也非常清楚日复一日的坚持非常艰难。书中提到他在保持秩序的美德时,因为感觉收效甚微,几乎想要放弃努力。他讲个一个“带有锈迹的斧头最好”的故事:

      一个人要向我的邻居铁匠买一把斧头,他希望把整个斧面磨得与斧刃一样光亮。铁匠答应为他磨,只要他同意摇转磨刀的砂轮。铁匠把宽阔的斧面牢实地压在砂轮上,那人就摇动,干起来十分吃力,不时地跑过来看磨得怎么样。到后来他不肯再摇了,只想把斧头买走就算了。

      “不”,铁匠说,“继续摇,接着摇,渐渐就会磨得光亮,现在才只见到一些亮的斑点而已。”

      那人说:“行了,我就喜欢带有锈迹的斧头。”

      我们有时也会给自己制定计划,但很容易中断。其实在坚持的过程中,偶尔的中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够长期坚持。如果制定计划是知,那日复一日践行计划便是行,唯有知行合一可以让我们的计划落到实处,让我们从量变实现质变。

                  02  热爱阅读

      我虽然没有攒下什么钱,但是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非常聪明,和他们交谈,令我受益很多。同时,我还读了很多书。

                      ——  第一次伦敦之行收获

      朱熹曾经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话在富兰克林身上可谓是亲身验证,1706年,富兰克林出生于新英格兰波士顿,他是家中第15个孩子,也是最小的男孩子,小时候有人对他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父亲当时便下定决心要让富兰克林上学,这也是他唯一一段真正在学校的时光,后来父亲因为家中负担和学费问题,便让他去学习算术和写作了,在这里他在写作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他后来的文学和从政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岁时跟着父亲开始回家帮忙干活,这应该是当时比较普遍的家庭情况。12岁随哥哥学习印刷时也在抓紧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记读书,是他最终脱颖而出的一大依赖。就如他所说“对知识的投资,回报最高,说到投资,没有什么比自学的回报更高。”虽然仅接受过两年学校教育,但是读书却成了陪伴他一生的习惯,再加上自学,使得他在18世纪启蒙时代得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手头仅有的一点点钱往往都用来买书。”

      “有时候晚上借来一本书,担心人家以为书籍丢失或短缺,所以第二天早上就要还回去,因此常常要藉着灯光多到大半夜。”

      “图书馆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每天都要在那儿学习一两个小时,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缺憾。”

      “除了读书,我没有别的乐趣;我从来不去酒店和赌场,也不到其他娱乐场所消磨时光。”正是靠着这样的上进和勤奋,使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敬仰和崇拜的人物。

      他以读书为乐,读书是他写作的渊源,是他事业的支点,亦是他人际的引力。因为爱读书,他结识了不同的朋友,与朋友切磋交流;因为爱读书,他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图书馆;因为爱读书,小小年纪便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读书陶冶了他的性情,提升了他的修养,最终为他赢得了尊敬。

      陆游说“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不仅富兰克林,古今中外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伟大人物,无一不以此为好,并最终带来了人生的涅槃。那些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终会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迹镌刻在你的灵魂里。

              03  直面人生的错误

      书中最让人钦佩的一部分是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从学徒时期说哥哥不敢公开新合同,到散尽佛农的35英镑钱财,再到伦敦之行冷落了里德小姐,他年轻时犯下的那些错误跃然纸上,但他却毫不避讳地给孩子讲述这些事情,这样的自传给人以真实,同时不得不让人钦佩。很多的自传都文过饰非,注重的是美化人物,殊不知,人生那些难以避免的错误一样会让人受益,而直面错误的勇气更让人身感敬畏。

      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道“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尽量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错误就像地心具有的引力,尘世的一切都免不了犯错误。”即使伟大如富兰克林,也是如此。不知他在写到自己人生错误之时是怎样的心情,更多的应该是平静和忏悔吧。人孰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不仅能以无畏的勇气直面错误,更重要的是,他还给自己制定计划来使自己尽量不犯错,那些错误对于所有的读者来说也是一种警醒,可以时刻提醒我们:要去保持自律,减少错误的发生,如果真的难免犯下错误,也要勇敢面对,去改正错误,去弥补错误。在真实的生活里,敢于直面人生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这是一个月以来读到的第二本人物传记,无论是上一本《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还是这一本《富兰克林自传》,我觉得都让自己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喜欢读书,但总觉得自己读的非常浅,读完也缺乏系统性,甚至笔记都很少有,这种情况直到毕业后才有所改观。读完《富兰克林自传》,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杰出人物的伟大品格,也有思维上的转变,更让人笃定了完善自我、持之以恒读书的重要性。

      历史的风声呼啸而过,230年风起云涌,世界日新月异。沧海桑田已过,但有的人物却依旧如星辰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富兰克林便是如此。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这样描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富兰克林传奇的一生就像一座丰碑,横亘在世代人们的心中,永远不会被遗忘。

      莎翁说“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的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蔓延。”我想,富兰克林这样世间难能无二的人物,我们理应结识。如果我们想要自己多一点改变,却又无奈于难以坚持,不妨读一下这本书,相信它可以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意义。

      这是一本很好的自传,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人生之书。作者将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娓娓道来,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谦虚而真诚。我想,若我们可以从中习得三四,而践行一二,这对我们的人生也会大有裨益。

                            ——  2020年11月5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