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如题所述

1、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每次出门都提袋子,尽量少用一次性的塑料袋;
2、减少外卖的使用量,外卖的包装盒是白色垃圾的重要来源,减少一次性餐盒的使用可以防治白色污染
3、进行画板,网络等宣传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防治白色污染做贡献,尽量少用或者不用白色污染物品;
4、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
5、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

6、从源头上加以遏制,生产可回收利用的包装盒等。

7、各个商场,超市等不提供塑料袋等,从消费渠道遏制。

8、对于随地乱扔白色垃圾的行为要有惩罚条款,从经济上遏制。

9、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10、建立垃圾管理机制,落实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6
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成,只不过分子量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产物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近年来,一些国家大力开展3R运动:即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3、研究开发降解塑料.降解塑料具有与普通塑料同样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废弃后,其化学结构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
4、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
第2个回答  2022-06-30

在当今世界上,塑料随处可见,塑料袋、塑料面盆、塑料衣架、塑料台布、塑料地毯、塑料凉鞋、塑料雨衣、塑料花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但是,塑料制品一旦破损,要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十分不易。

化学专家指出,作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塑料,需要200至400年才能分解掉。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如果将塑料袋或一次性快餐盒之类的塑料制品丢弃或掩埋在土壤中,会妨碍农作物的生长。据测算,在每亩土地中残留塑料垃圾4千克,会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10~16%,大豆减产6~10%,蔬菜减产15~60%。

在我国,近两三年来,残留在全国农田里的废盒、废膜已达几十万吨。仅1994年,我国全年使用的塑料餐具,按表面积累计,就达335平方千米,按此推算,两年就可以覆盖一个新加坡。这些塑料餐具如果被牲畜误吃,轻则消化系统得病,重者死亡。将塑料垃圾抛入海洋,被鱼类吞食,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要是将塑料垃圾焚烧,则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

在现代生活中,废弃塑料已经成为人类和环境的大敌,形成了所谓“白色污染”。对塑料垃圾的无害处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研究课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包装惟“塑(料)”惟“化(学)”的抵抗心理越来越强烈。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颁布了禁止使用塑料制品包装食品的法令法规,并积极运用化学技术,试制一大批新型的可分解塑料,或者代用品。

关于塑料的分解途径,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二是通过阳光的作用,使高分子链断裂,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当代科技条件下,可分解塑料的生产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微生物生产;二是利用木材以及农业、林业加工业的残余物质来生产;三是化学合成法生产。虽然可分解塑料的生产成本还比较高,但是,由于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不少国家已投入小批量工业化生产了。80年代末期,美国可分解塑料的消耗量为13.7万吨,大部分用作包装材料。

英国有一家化学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可分解塑料。这种新型塑料不仅具备以往一些塑料的优点,即经久耐用,稳定防水等性质,而且像自然界中许多有机物一样,能迅速可效地分解成为对人和环境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可分解的塑料,它是由可再生的资源,如干酪乳清和玉米制得的。在有水分、空气和菌类存在的情况下,干酪乳清和玉米经过半年左右就可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一类新型塑料制品用于快餐业和食品工业的餐具或包装材料,是十分理想的。

国外还生产了一种光解塑料,它的外观呈微绿色,可作为包装箱内的疏松填充材料。这种塑料经过阳光照射后,就会变成粉末。

目前,也有一些专家对淀粉塑料在内的可溶性塑料抱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些塑料的分解过程并非那么理想,半年之后,75~95%的塑料还残存手掌大小的块状物;在分解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的废物;这种塑料的合成方法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一部分专家认为,寻找与制作塑料代用品,是消除或减少塑料垃圾的又一条新思路。例如,日本、美国、奥地利、意大科等已研制并生产出一批以植物材料制成的餐具。

现在台湾研制出一种塑料餐具,不过这种塑料不是用石油合成的,而是用小麦为原料做成的,其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这种塑料既能做餐具盛食物,又能食用,也能当饲料喂猪。即使扔在野外变成垃圾,遇到雨水也会自行分解,不会污染环境。瑞士科学家也发明了一种盛食物的塑料盘,盘子可以吃,如不想吃也可做肥料肥田。据说这种盘子很坚固,从五米高处摔到水泥地上都不会碎。可以预料,用不了多久,可食用的塑料餐具会日益推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