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问题?

对一条直线的供给曲线而言,-一条斜率大的供给曲线(更为陡峭)的弹性总是要比斜率小的供给弹性(更为平缓)小,因为同样是价格变化,供给做出的反应程度不同。答案是错,为什么?

重要知识点
  1.需求曲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
  2.无差异曲线:表示在偏好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这曲线上的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样。在无差异曲线图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满足程度。
  3.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其所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因为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所有商品的价格,而这最后一个商品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大于这最后一个商品,此大于的部分,消费者没有付钱。
  5.收入弹性:指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收入弹性大于1的是奢 侈品。0---1之前的是必需品,小雨0的是低档商品。
  6.交叉弹性:是指此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对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的反应程度。交叉弹性小雨0的是互补商品,大于0的是替代商品,等于0的是不相关商品。
  7.编辑技术替代率:是指一个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比例,它是两个生产要素边际产出之比的倒数。因为边际产出递减,一个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量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8.扩展路线: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生产扩展路线。它表明生产规模扩大,产出最优的轨迹。
  9.贡献利润: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的部分。即商品的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前的差额。
  10.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
  11.二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每一个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而不是对同一顾客的不同边际效用制定不同的价格。
  12、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利润极大化。
  13.自然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尽管这种参与在技术上可行,但在成本上肯定不经济。
  14.市场经济:是指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
  15.引致投资:是指政府通过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和特殊价格管理等措施,引导非政府机构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投资。
  16.直接调控:是指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用行政办法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
  17.间接调控:是指以价格调节为主,在充分尊重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的经济行为的反应,逐渐传导至政府期望的经济目标上。
  18.短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短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曲线,其斜率(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19.长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长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曲线,其斜率(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20.乘数原理:指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化,带动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倍数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9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的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的满足。 其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09
肯定错了,这个要看斜率为正,还是为负,是上坡,还是下坡,如果为负,肯定就是更为平缓的斜率小的供给曲线弹性大些。
第3个回答  2021-04-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