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哥一直在把武大郞当枪使,为何这样说可怜的郓哥?

如题所述

郓哥一直是这样做的,武大郎更多的是一个患难兄弟,而并非是真兄弟。

一、郓哥与武大郎的真实关系

郓哥人不大,个子也不高,十五六岁的样子,属于小毛孩一个。郓哥命苦,年纪轻轻就得出来赚钱养家,由于年轻经常被集市上的同行欺负,每天过的提心吊胆的。

而武大郎因为长得丑陋矮小也经常被人欺负,郓哥和武大郎都是集市上挨欺负的主,被欺负的主,他们两个人是属于同病相怜。

再就是武大郎卖炊饼,郓哥卖梨,没有竞争关系,他们两人走到一起更多的是相互抱团取暖,相互照顾彼此,来对抗那些欺负他们的人。

如果说郓哥不再被欺负,有了其他的伙伴,武大郎必会被郓哥抛弃。武大郎对于郓哥来说没那么重要,只是没有伙伴的时候相互作伴而已。

二、郓哥讨要封口费不成,拿武大郎当枪使

郓哥在送梨的路途中路过王婆的茶馆,他看到西门庆与潘金莲挤眉弄眼的,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便上前和王婆搭话:

“干娘不要独自吃,也把些汁水与我呷一呷。我有甚么不理会得!”婆子便骂:“你那小囚攮的,理会得甚么?”郓哥道:“你正事马蹄刀木杓里切菜——水泄不漏,直要我说出来,只怕卖炊饼的哥哥发作!”

在这段原文里我们看出郓哥想讨要一点封口费,并用把事情告知武大郎为胁迫条件,来逼王婆。

王婆混迹江湖多年,她根本不怕一个卖梨的,听了郓哥的一番话后直接把郓哥撵走,还把郓哥的梨摔了一地。郓哥很不开心,但是无奈自己人微言轻的,在王婆这里根本没有好果子吃。

郓哥立马拿起梨去找武大郎,并用“鸭子”的比喻来形容武大郎,武大郎开始不懂,最后经过郓哥的提醒后立马秒懂。

武大道:“好兄弟,你对我说是谁,我把十个炊饼送你。”郓哥道:“炊饼不济事。你只做个东道,我吃三杯,便说与你。”武大道:“你会吃酒?跟我来。”武大挑了担儿,引着郓哥,到个小酒店里,歇下担儿,拿几个炊饼,买了些肉,讨了一镟酒,请郓哥吃着。

武大郎想急切的知道事情真相,用是个炊饼相送,而郓哥这个时候却开始要酒要肉。这是什么居心呢?人家老婆都出轨了,你不帮忙想着怎么想办法解决,你却想着蹭吃蹭喝,天哪!这是什么朋友?这是什么人?在王婆那里索取失败之后再到武大郎这里索取找回失落感。

告诉武大郎真相后,还怂恿武大郎去捉奸,试想一个身材短小的武大郎去王婆那不是送死吗?王婆看不起郓哥你,怎么会看得起武大郎呢?更何况武大郎还是受害者,更不会有好果子吃。

郓哥告诉武大郎纯粹就是受了王婆的刺激,为了报复王婆,让她也吃不成西门庆的好处费。

郓哥虽然没有直接害死武大郎,但郓哥也算是整个事件里一个重要的助推手,一根搅屎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1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别人觉得他可怜的时候,他肯定会有意面很让人反感的。
第2个回答  2020-07-11
应当是两个人互相利用,互相依存的关系在生存。不过更多的是武大郎付出而郓哥付出很少,才有见解认为郓哥把武大郎当枪使。
第3个回答  2020-07-10
因为郓哥当初来王婆家想把梨卖给西门庆,结果被王婆一顿好打,于是怀恨在心,后来知道了潘金莲跟西门庆在王婆家私会,于是想通过武大郎,好好教训一下王婆,所以一直拿武大郎当枪使唤,自己在背后出谋划策。
第4个回答  2020-07-06
郓哥经常被人欺负,他自己又打不过人家,所以才怂恿着武大郎出头露面,他感觉既帮了大郎,又给自己出了气。
大郎是个老实人,冲动之下找人打架,反倒把命送上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