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是否神仙

麻姑"是一位象征吉祥与长寿的神仙

麻姑为道教所尊的女仙。
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
“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
久之,即令人相访(麻姑)。”继云:“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
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
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
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
尘也。’”又说:“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方平已知(蔡)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
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宴毕,方平、麻姑命驾,升天而去,
箫鼓、道从如初焉。”①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麻姑传》全抄上文,仅在传前冠一句云:
“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亚也。”
《神仙传·王远传》所记内容略同。但上述二传皆无王远与麻姑有亲属关系的记述,
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却谓:“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②自为后人所
增益者。
葛洪《麻姑传》以其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而闻名于后世。
其“东海三为桑田”和“海中复扬尘也”,更成为后世著名的“沧海桑田”和“东
海扬尘”典故的来源。
在此《麻姑传》和后世文人称引的影响下,许多地方又有称名麻姑的女仙出现。如
《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一引《齐谐记》所记麻姑,为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时
人,称“太元八年,富阳民麻姑”,后因吃蛇肉,“呕血而死”。③《古今图书集成·
神异典》卷二百七十引《太平清话》所记麻姑,“姓黎,字琼仙,唐放出宫人也。”④
同书卷二百三十七引《登州府志》所记麻姑,为“后赵麻秋女,或云建昌人,修道于牟
州东南姑余山,飞升,政和中封真人。”⑤,以上麻姑皆偶然同名,或有意附会而取此
名。其次,一些地方又出现麻姑山、麻姑洞、麻姑庙。唐颜真卿《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
坛记》云:“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⑥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谓江西宁国府东有麻姑山,“麻姑尝修道于此,丹灶尚存。
又尝居建昌,山故亦号麻姑。”⑦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称:“(四川)青城山相去
三十里,有麻姑洞,相传云亦麻姑修真处也。”⑧《异苑》卷五载:“秦时丹阳县湖侧
有梅(一作麻)姑庙。姑生时有道术,能著履行水上。后负道法,婿怒杀之,投尸于水,
乃随流波漂至今庙处铃(岭)下。”⑨大都亦为托名麻姑而来。
《神仙传》中之麻姑,原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仙人,是长寿不死者,故后世
多以之象征长寿,至迟在明代即有画家作“麻姑献寿图”,以为人祝寿之礼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3
麻姑
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蔡经的家人早就预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临。当神仙起驾的时候,人们听到了天上人马、锣鼓喧腾的声音。王远到来了,只见此人中等的身材,头戴远游冠,身着朱衣,佩带五彩的绅带,背上挂着宝剑;乘坐在羽车上,由五彩飞龙拖着座车。

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使者传达了麻姑的意思后,不多久,天上又响起了喧腾的声音,麻姑下凡了。只见麻姑是个十七、八岁俏美的姑娘;头顶结了一个警,剩余的长发乌溜溜的垂到了腰际,穿着光彩夺目。仙女和王远寒暄完毕后,各人拿出了携带的食物,大多数是水果、干肉之类。麻姑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麻姑也—一地会过蔡家的女眷,忽然间叫住了蔡经的弟媳。她几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来,然后,把这些米洒在地面,结果,这些米竟变成了一粒粒丹砂。王远看到这情形,也把他从天庭带来的一升美酒,拌了一斗水后,邀请蔡家同饮。蔡经看到麻姑鸟爪一样的手指头,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用那爪来抓背搔痒,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远洞察了他的心思,大声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胆!"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答的。”

宴偿完毕后,王远和麻姑升上了天庭。这时候,天上传出了和他们下凡时同样的仙乐。

这是,《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菤232引葛鸿《神仙传》中「王远」中记载有关麻姑的传说的。古代对于麻姑传说的记载并不多,以上是其中一则。还有就是《列仙全传》:麻姑是北赵十六国有名的残暴将领「麻秋」的女儿。由于麻秋生性暴虐,在役使百姓筑城时,昼夜不让休息,只有在鸡叫时才使其稍作休息。麻姑同情百姓,自学口技,常常学鸡叫,这样别的鸡也就跟着叫,民工就可以早早休息,后来被他的父亲发现,父亲想打麻姑,麻姑因为害怕便逃到仙姑洞修道,后来从桥上升天成仙。

在中国的民间年画中。《麻姑献寿》永远是历久不衰的主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14
是神仙啊,被尊为喜神,是位女寿星.
第3个回答  2006-12-15
神仙,不过不喜欢上天宫去开会,喜欢在基层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