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总是反映儿子在幼儿园无组织无纪律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看你家的孩子是怎么个没纪律法吧,我觉得有的时候孩子活泼一点没关系。

老师这么说很可能是你家的孩子太调皮了,如果你也觉得这样不好的话,可以适当的在家里教教孩子,比如平时对孩子用点规矩,不要太溺爱。说的具体点,举个例子,就说吃饭的时候,你家孩子可能之前一直是追着喂饭,他自己不好好吃饭的,我觉得你应该耐心的教他,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不在吃饭的时间就不要给他吃零食,等到吃饭的时候就让他坐在饭桌上,就算不吃也要和你们一起坐在饭桌上,不吃之后就没得给他吃,对孩子严厉一点是可以的。

毕竟人有的时候得有规矩,而规矩就是从小时候学起的。当然这个看你自己的教育标准是什么,我就是随意说说,因为我以后要是有孩子的话,我肯定会想让他有点规矩,这是素质问题。

如果你家孩子只是好动一点点,老师可能觉得不便于管理,但是你觉得孩子好动一点没问题的话,那就不用理会太多,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很呆板,有的时候只要在不过分的情况下活跃一点还是很好的,那些中规中矩的孩子都没有小孩子的活力了。

这是我的拙见,你作为家长懂得应该比我多的多,总之我觉得按照你自己觉得对的教育方式来吧,老师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你家的孩子你应该最了解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9

这种情况我只能说孩子是你惯的了,幼儿园可以说就是一个哄孩子的地方,老师厉害点管吧你们这些家长就这个不乐意那个又有事的,但是真遇到那种无法无天的孩子幼儿园老师也是真的反感,不能收拾说又说不听,一般这样的孩子就只能是受孤立了。

任何活动都捣乱那就别参加跟别的孩子在一起就欺负人那抱歉只能自己做,因为幼儿园还不能只顾及你一个孩子,还要对其他宝宝负责人,因此这样的孩子你不要指望他在幼儿园会有多讨喜。

所以当老师跟你反应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要严格管教你家的孩子,比如你可以放着他的面问老师他的情况如果老师委婉的说不好,那么你回家就可以跟他沟通说原因是什么,从他不好的方面教他改正。

你也可以跟孩子做约定说如果老师连着一个礼拜没有说你表现不好,那么我可以奖励什么东西或者带你出去玩这一类的。这样的孩子其实本质不坏就是因为在家里大人对他的约束力太弱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这样做不对。

而且孩子也是很聪明的他们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老师是不敢太过严厉的收拾他的所以就变的更加肆无忌惮。

因此你就要从这几点来约束他你不要给他灌输那些老师不敢收拾你,你在幼儿园要厉害的观念,这样教育的孩子往往他做的比你想的过分的多,你可能本意是希望他不在学校受欺负就可以了,但是也许你的孩子回去主动欺负别的人。

还有可能你是怕老师偷偷收拾孩子就给孩子灌输不要害怕老师就什么都不跟家里说的观点,但是孩子可能就会像现在这样变的无法无天,因为是你告诉他什么都不要怕的,这些不好的方面其实毫不客气的说是你们作为家长教育的失败。

第2个回答  2017-10-27

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造成这种情况的。

1、孩子年龄小,所以坐不住。

2、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比较散漫,上幼儿园后没有马上适应,还保持着原来的状态;比如上课时喜欢说话,集体教学时随意离开座位等。

3、并没有养成和他人良好沟通的习惯。比如和人交往时,没有经过小伙伴同意就随意拿别人的物品;没有经过老师同意就随意拿班级里的物品等,也会让老师觉得孩子无组织无纪律很散漫。

家长可以这样来做。

1、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有时候老师可能只是简单地告知孩子的情况,但是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描述;家长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知道得越详细的话,可以越清楚孩子当时的具体状态。 

2、和老师保持一致要求。

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既然以集体生活的形态存在,那么肯定有一些必须的规则是需要他们去遵循的。比如,上课的时候说话之前要先举手,吃饭的时候不能挑食等;而这些习惯的形成,对孩子踏入小学乃至踏上社会都是有一定好处的。所以家长要和教师保持一致,鼓励孩子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去。 

3、在家里也尽量形成氛围,参照幼儿园的一些要求去做。

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尽量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引导孩子去做到。比如吃饭的时候,要等吃完了才能离开餐桌,吃饭时不要随意走动;大人说话的时候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要经过别人同意才能拿他们的玩具等。这样做的好处,能够让家园做到同步;孩子也就不会觉得幼儿园的要求很突兀,对孩子习惯的养成会有帮助。

我是诺善,非常乐意与您分享20多年的幼教经验,欢迎关注“诺善说育儿”。

第3个回答  2017-10-22

首先,老师和家长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了解孩子无组织无纪律的背后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到相对好的状态了。

一、自身原因自控能力弱:

幼儿园的孩子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比较低,有在上课插话、小动作,甚至随意离开位置走动等行为表现。

自控力是需要培养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意志和能力。

二、家庭环境

孩子并不是有意的,离不开的一点,家中长辈的溺爱,家长过度关注孩子或者忽视孩子也会导致孩子好动。过度关注会造成孩子喜欢在家长和教师面前过度表现自己。忽视会造成孩子想方设法、夸大动作来吸引家长和教师的注意。所以,家长要对孩子关注适度,为孩子创造理性的成长环境。

上课时间无组织无纪律的孩子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家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做什么做什么,所以,当孩子从自由散漫的家庭生活环境到学校有组织、有纪律的教学环境需要时间适应。家长可以在家里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帮助孩子形成有意识的规则意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首先,不要着急的气急败坏的去批评孩子,而是耐心的问孩子原因。

其次、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或者家里人的讲话习惯,

是不是自己生活中也出现了问题?比如,在别人讲话时,自己也去插话,打断他人讲话。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孩子就模仿了此类行为。

接着,选择适当时间以委婉的方式跟老师交换意见,看怎么样去改善孩子,及时和老师跟进孩子的表现情况,孩子如果有进步及时鼓励,孩子如果没有进步,也不要气馁。

面对此类型的幼儿,家长要多点耐心,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细心引导,切不可打骂,以免儿童对此产生心理阴影。

此问答首发于手百问答。

我的账号:@与幼成长,一起关注幼儿成长,和孩子共成长,欢迎关注~

第4个回答  2017-10-19

一、与幼儿园老师沟通,确认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老师总是反应孩子在幼儿园无组织无纪律,首先要搞清楚具体的状况,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到幼儿园隐身观察一下孩子的表现,是否像老师说的那样。

不是说不信任老师,而是自己亲眼看一下孩子的状况,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哪些地方是孩子急需改正的地方。有时候老师说的可能不是很到位,也不方便自己教育孩子。眼见为实,方便教育。

二、可以与孩子直接沟通,把情况与孩子说一下,看看孩子的反应情况。这里不是找孩子对质,而是尊重孩子,把老师反映的情况与孩子沟通一下,让他自己反思老师说的是否属实。

询问他其他小朋友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指出他需要修改的地方。明确告诉孩子,那些是应该做的,那些是不应该做的,要告诉孩子,使孩子掌握好原则。

三、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遵守一些规则。其实,这部分内容应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逐步进行教育,有的规定需要强化,多次重复教导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前,在家里需要做很多准备性的训练。因为幼儿园有很多规则和要求,与家里的随心所欲是不一样。孩子有一个适应期,老师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更正。

不要随便评论孩子不听话,不要随便批评孩子,否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可能导致孩子不喜欢去幼儿园,不喜欢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

@擦亮星,宝妈一枚,爱生活爱旅行爱学习。愿与你一起擦亮星星,共同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