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槐树)有哪些特征?

如题所述

(裕载勋)

槐树(Sophora japonica L.)别名槐、白槐、国槐、家槐。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乔木。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广西、辽宁等地,以河北、山东、河南产量大;此外,湖北、湖南、甘肃、陕西、山西、青海、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亦产,野生或栽培。槐花、槐角、槐根、槐白皮皆供药用,以槐米(花蕾)的用量较大。槐米含槐角素、槐角甙、槐属双甙、染料木甙、染料木素、芦丁、槐角黄酮甙、山柰酚、5,4’-二羟基黄酮-3,7-二糖甙,并含有桦木素、槐二醇以及多种氨基酸。药理试验临床上可以起到降压、抗炎、解痉等作用。槐花:味苦,性微寒;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能:主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槐角(果实):硃苦,性寒;有凉血止血功能;主治痔血、血痢、崩漏等症。

一、形态特征

树高10—25m;树冠圆形,树皮灰黑色,纵裂,内皮鲜黄色,有臭味,幼树枝干平滑,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片,对生或近对生,卵状披针形至卵形,先端尖,基郁浑圆,全缘,下面有白粉及细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萼钟状具5小齿;蝶形花冠乳白色或稍带黄色;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于种子之间缢缩,呈串珠状。种子1—6粒,肾形,深棕色至棕黑色(图15—70)。

图15—70 槐树形态图

1.果枝 2.花序 3.花 4.种子二、生物学特性

槐树适宜于湿润、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但石灰性及轻度盐碱土地也能正常生长。过于干旱、瘠薄、多风的地方,难以长成高大树干,在低洼积水的场所生长不良,长期积水,甚至全株死亡。

槐树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及烟尘等有较强的抗性。

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均可。

1.播种繁殖

3月上旬用清水浸种5—6小时,捞出后掺入两倍的湿砂,拌匀放置于室内,摊平摊匀,堆积厚度20—25cm,上面用湿砂盖严,为了避免种子裸露可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每隔3—5天翻倒一次,待至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有25—30%裂嘴后,即可播种。一般采用大田垄播,按50—65cm行距作垄。播时在垄上开浅沟条播,每亩需用种子10—15kg,播后覆土2—3cm,压实保墒。

2.分株繁殖

从老树脚下挖取分蘖苗进行移栽。栽前按1.5—2.5m的行株距开穴,每穴栽苗一株,栽完填土踏实,浇水,封垵。经过数年即可成林。

(二)田间管理

1.苗田管理

当幼苗出齐后,分2—3次间苗,播种当年按10—15cm定苗,5—6月份追施适量的硫酸铵或稀释的人粪尿,7—8月间注意除草、松土。每亩育苗圃场使用25%除草醚0.75kg,施用时除草剂中掺混适量的湿润细土,然后撒到幼苗四周。应用化学除草法能节省除草劳力,效果也很好。秋季苗木落叶后,掘取幼苗分级假植于地沟内越冬,以备翌年春季移栽。一般每亩苗圃可育苗7000—10000株。

2.培育大苗

春季土壤解冻后,将1年生的苗木按70×40cm的行株距加以移栽,移栽后注意施肥、浇水等项管理措施。通常利用5年生的大苗出圃造林。

3.造林养护

槐树多作为“四旁”绿化树种,华北各地用于行道树、庭园树和环境保护林带进行栽植。通常采取株距4—5m定植。栽前挖穴,向穴中施入基肥与坑土拌混均匀,栽时保持填土细碎,根土密接,踏实土面,灌足底水,以利成活。树冠郁闭期间,对枯枝干杈要及时修剪,保护抚育,美化树型。

(三)病虫害及其防治

1.腐烂病

(Macrophoma sophorae Miyake)和(Fusarium sp.) 发病症状通常于幼苗绿色枝干上先出现溃疡病斑,然后逐渐扩大,严重时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保护伤口,提高苗木的生长势。于早春向树干上刷白涂剂。白涂剂的配制比例为生石灰5份,硫磺粉1.5份,食盐2份,加水36份,配制后搅拌均匀再行涂抹。如苗木上已发生病斑,可用70%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

2.槐尺蠖

(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

一年发生3代,如防治不及时竟能把树叶吃光。防治方法:(1)3月前于树冠下及其周围松土中挖蛹;(2)发现初龄幼虫应立即喷松毛虫杆菌5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或用80%敌敌畏1000倍液。

四、采收与加工

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和杂质,即得药用的槐米。加工干燥后的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无臭,味苦涩。

夏季当槐花开放时采收后经干燥加工的叫做槐花。商品槐花以干燥、完整、色黄、无枝梗杂质的为佳。

秋后果实成熟,采收后除去杂质,加工干燥,即为槐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