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有区别吗,为何有很多歧义?

如题所述

以前的山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也就是今天的东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现在的山东指的是华北平原的山东省。但是,以前把山海关以东多不称为“山东”,而是称作关东或者是东三省。东三省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多大的特殊含义,但是因为满清人起源于关东,所以关东在清朝历史上极为特殊,也有着特别的含义。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关东和山东。

满情人生长于东三省,到了明清时期有了把东北叫做“关东”的称号。1616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了侯金证券,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可以说,东北是满洲人的大本营,对于入关之后的满洲人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后来,清军入关之后,统一了整个中国。但对于东北这块龙兴之地,清政府仍然实行着不同的统治政策。比如说,清政府不允许汉人进入东三省生活或者是做生意,一直保留着这块地方,想要作为自己的一个后路。然而到了近代,东三省被日本占领,还建立了“伪满洲国”。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日本关东军被消灭,“伪满洲国”覆灭,东三省被收复。

山东多指的是今天的山东省。山东省在中国历史上也极为重要,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姜子牙就被分封于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北部。儒家创始人孔子也出生于鲁国,今天的山东仍然有着孔子曲阜庙。山东历史文化极为悠远,东临大海,西接河南和安徽等地。抗日战争期间,山东沦陷,处于日本的占领之下。元朝在山东设立了山东行省。

除此之外,在中国近代,我们常听到一个词闯关东,这里的关东就指的是东三省。东三省没有经过开发,能养活更多的人,很多山东人都跑到东北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古代的山东是指的崤山,华山函谷关以代为山东。现在的山东是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发生歧义的原因是元代以后重新划分了地域,所以产生了字面上的不同。
第2个回答  2019-12-14
现在的山东是指的山东省,在古代山东,早秦汉时期,主要指的是函谷关,但到了明清时期,就和现在所指的山东差不多了。
第3个回答  2019-12-14
古时候的山东以崤山(“崤”读“xiao”二声)为界,崤山以东,这就是山东。崤山在哪?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南面,崤山长约一百六十多公里,南有洛水。
现在的山东指的就是山东省
第4个回答  2019-12-14

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除了文明与科技的不断向前之外。其实不少的一些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本质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最明显就是对于一些地名的变动上面,现在已经地名早就和古时候有了很大的差别,区别最明显的可能就是“山东”、“山西”、“江南”等等这些类似的地方了。古时候的山东并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的包括今天的山东省在内的很大一片区域。

目前来说,古时候的山东因为朝代的不一样,有以下这几种说法。首先,古时候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的一大片区域。崤山大概有一百六十多公里长,在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以南的地区。在古时候,这一片对于帝王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位置,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那时候所谓的“山东”,也是从秦国的角度出发的,因为这一区域可以说阻拦了秦国扩展的步伐。包括《汉书》的记载,“山东”也是指的崤山以东。

另一种说法来看,“山东”所指代的并不是崤山以东,而是太行山以东的一大片区域。这种说法是从东汉年代开始的,因为刘邦建立的西汉时候,将这一部分分为“山西”和“山东”,而山东就是指的太行山以东。这里的山东其实也是相对于“山西”来指的,而那时候山东主要也还是崤山和太行山以东。

到了南北朝时候,山东就延续了东汉时期的划分。这也是因为当时一些国家的定都来划分这一区域的。到了隋唐时候,这时候开始的山东就指的太行山以东的,包括今天的河北、山东等省份在内的区域。尤其是相对于皇室的出身陇西而言,这一区域都是山东的行政范围。而我们今天的山东省真正的形成主要还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