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简述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如题所述

我们国家的农业结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轮。第一轮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是家庭联产承包后,我国粮食的连年丰收出现了相对的过剩,卖粮难问题退出。但是面油糖果蛋茶肉蛋奶等非粮食产品较为紧缺,结构调整当时的任务就是压粮扩精,这是第一轮。

第二轮是90年代初期,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991年出现的以南方早宣为主的卖粮难问题,打白条现象突出,其他的农产品也是销售不畅,农产品过剩的面比80年代比较宽,但是优质产品价格比较高,销路比较好,这个时候的重点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这是三高农业。第三轮90年代末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有三年粮食超过一万亿斤。卖粮难再次出现。国家实施粮食战略性结构调整,这个时候水稻、谷、玉米三大主粮食大面积调解,面临17.1亿亩降到了14.9亿亩,减了2.2亿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减幅最大的一次,也是影响最深的一次,这是前三轮。第四轮,我想这一轮主要是六高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一个是粮食产量高,我们国家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增,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过去十一年我们增了3528亿斤,这是产量高。第二个是进口量高,2014年我们的粮食进口量首次突破一亿吨超过国内粮食产量的15%,大豆进口七千多万吨,占了整个国际贸易量的八成左右。尤其是高粱、大麦、木薯等替代进口大幅度的增加。去年进口高粱五百多万吨,大麦五百多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进口的五百多万吨世界高粱贸易量的三分之二。大麦的五百多万吨是世界大麦的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今年一到九月份,高粱进了八百一十万吨,大麦进了872万吨,DDGS进口了528万吨,同比高粱进口增加1.2倍,大麦进口增加的一倍多。就是说今年高粱几乎被我们都进来了。这是第二个进口量高,第三个是库存量高。粮食的库销比远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第四个是消费量、浪费量高。粮食从收获、仓储、流通、加工、餐桌消费等环节的浪费量接近粮食产量的10%。第五个调运量高,现在我们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基本上一种格局,北粮南调,东北调出来的粮食六千多万吨,相当于输出不少于五百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调的是水。所以这五百亿水资源超过南水北调三线建成后的满负荷调出量。第六个高是资源的消耗量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系数只有0.52,化肥、农药的利用是30%多,现在的化肥是33%左右,农药是35%左右,农作物的浮种指数150。
中国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为适应大市场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改革演进,目前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在面对新时代和新趋势下,农村要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必然要坚持多元化的组织结构模式,改良旧有模式下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联合体,同时将农业自然资源与服务业结合,实现相辅相承,形成多元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也应该不断鼓励有条件的农业地区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农业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多元化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农业结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轮。第一轮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是家庭联产承包后,我国粮食的连年丰收出现了相对的过剩,卖粮难问题退出。但是面油糖果蛋茶肉蛋奶等非粮食产品较为紧缺,结构调整当时的任务就是压粮扩精,这是第一轮。第二轮是90年代初期,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991年出现的以南方早宣为主的卖粮难问题,打白条现象突出,其他的农产品也是销售不畅,农产品过剩的面比80年代比较宽,但是优质产品价格比较高,销路比较好,这个时候的重点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这是三高农业。第三轮90年代末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有三年粮食超过一万亿斤。卖粮难再次出现。国家实施粮食战略性结构调整,这个时候水稻、谷、玉米三大主粮食大面积调解,面临17.1亿亩降到了14.9亿亩,减了2.2亿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减幅最大的一次,也是影响最深的一次,这是前三轮。第四轮,我想这一轮主要是六高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一个是粮食产量高,我们国家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增,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过去十一年我们增了3528亿斤,这是产量高。第二个是进口量高,2014年我们的粮食进口量首次突破一亿吨超过国内粮食产量的15%,大豆进口七千多万吨,占了整个国际贸易量的八成左右。尤其是高粱、大麦、木薯等替代进口大幅度的增加。去年进口高粱五百多万吨,大麦五百多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进口的五百多万吨世界高粱贸易量的三分之二。大麦的五百多万吨是世界大麦的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今年一到九月份,高粱进了八百一十万吨,大麦进了872万吨,DDGS进口了528万吨,同比高粱进口增加1.2倍,大麦进口增加的一倍多。就是说今年高粱几乎被我们都进来了。这是第二个进口量高,第三个是库存量高。粮食的库销比远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第四个是消费量、浪费量高。粮食从收获、仓储、流通、加工、餐桌消费等环节的浪费量接近粮食产量的10%。第五个调运量高,现在我们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基本上一种格局,北粮南调,东北调出来的粮食六千多万吨,相当于输出不少于五百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调的是水。所以这五百亿水资源超过南水北调三线建成后的满负荷调出量。第六个高是资源的消耗量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系数只有0.52,化肥、农药的利用是30%多,现在的化肥是33%左右,农药是35%左右,农作物的浮种指数150。
中国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为适应大市场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改革演进,目前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在面对新时代和新趋势下,农村要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必然要坚持多元化的组织结构模式,改良旧有模式下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联合体,同时将农业自然资源与服务业结合,实现相辅相承,形成多元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也应该不断鼓励有条件的农业地区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农业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多元化发展。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在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下还在不断完善演进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在农业市场上营造农业发展良好氛围,引致农业市场需求,鼓励和扶持市场供给,规范市场规则,以此降低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成本,并不断探索创新适宜的产业组织结构,推进不同组织形式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壮大,促进中国农村经济进一步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