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4
一、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形式

1.语言自身属性差异

1.1语音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发音方式上的差异是明显可见的。从生理上看, 男女发音器官的构造不同决定了男女语音物理特征的不同。一般来说, 女子的声带较短、较薄、较紧,所以, 女子的声波音频较高, 声音显得尖而细; 而男子的声带较长、较厚、较松, 发音时声波的音频低, 声音显得低沉、浑厚, 呈现 “阳刚之气”。从心理上讲,女性更愿意接近标准语, 力求语音清悠;而男性则宁可保留土气, 显得更随意, 以此表示豪爽。

除此以外,这种差异也与社区认同感和工作模式密切联系,其联系方式相当错综复杂。西方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在某些地区,是男性在采用本地口音,这里既有工人阶级的男人,也有中产阶级的男人,他们比同阶级的女性更多地采用本地形式。人们认为男人应该声音洪亮,而女人的声音应该“温柔、 轻微而舒缓”。这些刻板印象都是文化上的变量,在语言内部、不同语言之间,都存在这些刻板的文化印象。
1.2.词汇差异

女性善用形容词、副词等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如“太棒了” “真讨厌”“好极了”“太漂亮了”“好帅啊”等等。男性语言则更多地使用简洁、直截了当、果断的言语。

女性在交际时运用的语气词较多。如“吧、啊、呢、吗、哎呦、啧啧、嗯嗯”等,而男性在这方面使用得比较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并将这种波动溢于言表,运用语气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习惯成自然,形成男女两性不同的语用习惯。

女性多用委婉词语和礼貌用语。女性用词较委婉,能够顾及听话人的面子。在发表意见时,多用征求、商量的语气,不会使人感到咄咄逼人。即使是祈使句也多使用表示请求的语气。这些带有委婉语气的请求,没有任何的强迫和命令的意味,很好地起到了交际的作用。

女性对颜色词语的使用比男性更普遍一些。女性对颜色特别敏感,在语言运用中,不自觉地使用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在童年时期,父母就把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接触的颜色比男孩子丰富一些。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审美能力的提高,对颜色的敏感性就越来越强,一些色彩词的运用也可表现女孩子细腻的情感。

1.3.语法差异

主要表现在女性比男性较多地使用疑问句式,对各项语言规则习惯于循规蹈矩。女性更加倾向于使用社会赞同的语体,语言形式接近标准语;男性则倾向于使用社会不赞同的语体,富于创新与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