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段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4

1. 《段韶》文言文的翻译是什么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年轻时就善于骑射,有做将领的才能。高祖因他是武明皇后的姊

姊之子,更喜爱他,看重他,常把他安排在身边,以为心腹。兴兵举义之初,拜任亲信都督。

中兴元年,随高祖抵拒尔朱兆,在广阿作战。高祖对他说:“敌众我寡,你看这仗该怎么打?”段

韶分析说:“所谓众,是得众人的死力;所谓强,是得天下的人心。尔朱兆狂悖,路人皆知。他裂冠毁冕,倒行逆施,拔本塞源,入神皆怒。邙山会的时候,朝官们有何罪过,竟全都被杀了,而且弑主立君,不出十天半月,弄得天下思乱,十家中倒有九家空。大王您亲自申明正义,除皇上身边之恶,何往而不胜!”高祖说:“我们虽说是以顺讨逆,奉命讨伐罪魁,但弱小面临着强大,恐无天命相助,您没有听说过吗?”段韶回答说:“我听说小能敌大,弱能胜强,在于弱小的是正义,强大的是邪恶,又听说皇天无亲,只对大德者相助。尔朱兆外则戕害天下,内则疏远善良,现在智者不为他谋,勇者不为他斗。历来是不肖者失德失位,贤德者收而取之,还有什么可怀疑犹豫的呢。”于是决战,一举击溃尔朱兆。又在邺攻打刘诞。到了韩陵之战时,段韶督率部下冲锋陷阵。不久,就随高祖出晋阳,追袭尔朱兆到赤欲岭,消灭了他。以所立军功封为下洛县男。又随军袭取夏业,生擒斛律弥娥突,加任龙骧将军、谏议大夫,多次升迁任武卫将军。后来恩赐他的父亲姑臧县侯的爵位,他本人的下洛县男则申请转让给继母弟段宁安。

2. 孔子学琴文言文阅读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司马迁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1〕,十日不进〔2〕.师襄子曰:"可以益〔3〕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4〕也."有间〔5〕,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6〕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7〕也."有间,有所穆然〔8〕深思焉,有所怡然〔9〕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10〕而黑,几然〔11〕而长,眼如望羊〔12〕,如王四国〔13〕,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14〕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15〕也."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 · 孔子世家》)2.2 注释 〔1〕鼓琴:弹琴."师襄子":卫国乐师. 〔2〕进:前进,此指不再学习新的曲子. 〔3〕益:加,增加,此意同"进". 〔4〕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5〕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6〕志:志趣,意旨. 〔7〕为人:作曲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穆然:默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9〕怡然:和悦的样子."怡",高远的样子. 〔10〕黯:深黑. 〔11〕几:通"颀",颀长. 〔12〕望羊:亦作"望洋",远视的样子. 〔13〕四国:四方,天 下. 〔14〕辟:通"避".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15〕《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2.3 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3. 王忠嗣华州郑人

王忠嗣,是华州郑县人。

父名海宾,任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开元二年,吐蕃侵犯陇右,下诏命陇右防御使薛讷率杜宾客、郭知运、王唆、安思顺抵御。

薛讷派王海宾为先锋,到武阶与吐蕃兵交战,王海宾追击败军到达壕口,斩杀了吐蕃兵众。进攻长城堡,众将嫉妒他的战功,按兵观望,王海宾战死,大军乘机进攻,斩杀贼军一万七千首级,缴获战马七万匹、牛羊四十万头。

玄宗怜惜他的忠诚,追赠左金吾大将军。王忠嗣九岁时原名训,授任尚辇奉御。

入宫拜见皇帝,伏地大哭,皇帝安慰他说:“这是霍去病的遗孤,等到年壮而拜为将。”改赐现名,收养在宫中。

肃宗为忠王时,皇帝叫他与王忠嗣交往。等到长大,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皇上与他谈论兵法,王忠嗣对答如流,皇帝很器重他,说:“将来你会成为良将。”

让他试守代州别驾,大姓豪强关闭门户收敛行迹,不敢犯法。王忠嗣经常率轻骑出塞,忠王禀告皇帝说:“王忠嗣勇於战斗,恐怕损失了他。”

因此将他召回。信安王李禕在河东,萧嵩出河西,多次引荐王忠嗣为自己的部下。

皇帝因他年轻,心怀为父复仇的意愿,下诏不可以任为重将。萧嵩入朝,王忠嗣说:“跟随公已经三年,没有什麽回报天子。”

於是请求率精兵数百袭击敌虏。适逢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部下想要返回,王忠嗣不听,提刀冲入敌阵,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以万计。

萧嵩向朝廷奏报他的战功。皇帝非常高兴。

多次迁任为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与皇甫惟明互争高低,皇甫惟明诬陷他有罪,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有人提议说王忠嗣富於才干,杜希望奏请朝廷,朝廷下诏追召他赶赴河西,进军攻取了吐蕃新城。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卫郎将,专知兵马。

不久吐蕃大举出兵,准备报复新城之败,早晨逼近官军阵地,士兵不能抵挡,全军都很恐惧。王忠嗣单骑挺进敌阵,左冲右突,一人杀死数百人,贼军慌乱中相互践踏,官军从侧翼袭击虏人,虏军大败。

拜授左金吾卫将军,领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不久任河东节度使。二十九年,任朔方节度使,兼灵州都督。

天宝元年,王忠嗣率兵北上讨伐奚怒皆,两军在桑乾河交战,官军三战三捷,在漠北炫耀武力,大设宴会而归。当时突厥刚刚发生内乱,王忠嗣进军到碛口筹划谋取突厥。

乌苏米施可汗请求投降,王忠嗣考虑到他的势力还很强大,现在只是假意投降而已,於是在木剌、兰山一带驻营,以便探听他的虚实。乘机向朝廷献上乎戎十八策,在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三个部落间施展离间计,进攻多罗斯城,渡过昆水,斩杀了鸟苏米施可汗,修筑大同、静边二城,调发清塞、横野军充实那裹,将受降、振武二军镇合并为一城,从此虏人不敢侵犯边塞。

转任河东节度使,进封县公。王忠嗣当初倚仗勇敢,到任将后,却能持重安定边界,不生事端,曾说:“和平之世为将,不过安抚众人而已。

我不想竭尽中原之力来求取功名。”因此训练士兵战马,随缺随补。

王忠嗣有张漆弓重一百五十斤,经常将它藏起来,表示没有什麽用途。军中士气旺盛,每天想着打仗,王忠嗣派间谍,窥视虏人的薄弱之处,时常出奇兵袭击敌人,所向无不获胜,所以士兵也乐意为他所用。

军队每次出发,王忠嗣召集所属部将将兵器交给他们,并叫他们授给士兵,即使是弓箭也在上面记上姓名,士兵出战返回,如果丢失弓箭,都按姓名治罪。因此部下人人自励,兵器充实。

从朔方到云中广袤数千里,依据险要修筑城堡,开拓土地很远。从张仁亶以后已四十多年,王忠嗣继续了他的功业。

不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暂代朔方、河东节度使,佩带四将印,拥有强兵重地,统辖万里,为近代所没有。朝廷又授他一子为五品官。

后来王忠嗣多次出战青海、积石,虏人遇见往往败逃。又前往墨离讨伐吐谷浑,灭了他们的国家。

於是上表坚决辞让朔方、河东二节度使,朝廷同意了。皇帝当时正谋取石堡城,下诏询问攻取的计策,王忠嗣上奏说:“吐蕃倾全国主力守卫此城,如果在坚固的城下驻兵,动用数万士兵,然后才可以夺取,恐怕所得不能抵偿所失,请整顿兵马,伺机而夺取。”

皇帝内心很不高兴。而李林甫尤其忌妒他的功劳,时时搜罗他的过失。

适逢董延光建议请求攻克石堡城,下诏命王忠嗣分兵接应,王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对士兵没有悬赏,董延光很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来到军中劝说王忠嗣说:“大夫爱惜士卒,有抗拒董延光之心,虽名义上奉韶,但实际却想改变他的谋略。

然而大夫已将上万人的军队交给了他,却不设重赏,凭什麽提高士兵的勇气?况且大夫吝惜数万段赐物,为谗言留下缺口,如果不能取胜,将归罪於大夫,大夫将会首先受祸啊。”王忠嗣说:“我本来考虑的是得到一城不足以制服敌人,失掉了它也不会有害於国家。

我怎能忍心拿数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呢!往后即使受到责罚,不过就是当一个金吾、羽林将军,返回宿卫京师;再不然的话,也不过贬为一名黔中上佐而已。”李光弼道歉说:“大夫是行古人遗事,我李光弼又有什麽可说的呢!”就急步退出。

董延光过期不能取胜,果然上诉朝廷说王忠嗣延误用兵。

4. 知道小古文中巜国宝与器用》的全文吗

你指的是这一段吗?——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 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这一段选自《苟子·大略》.全文很长,我试试能不能贴上.‍大略 荀况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 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 我来矣.” 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韦弁,礼也.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诸侯相见,卿为介,以其教士毕行,使仁居守. 聘人以圭,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诗曰: “物其指矣,唯其偕矣.”不时宜,不敬文,不驩欣,虽指非礼也.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先王以礼义 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弃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祸患,此刑罚之所以繁也. 舜曰:“维予从欲而治.”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 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存. 亲迎之礼,父南向而立,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 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子曰:“诺!唯恐不能,敢忘命矣!” 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 贱者惠焉. 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家也;忿怒其臣妾,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视,道之以道而勿强. 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人心者,皆礼也. 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死、饰哀也,军旅、施威也.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 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 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之,非仁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 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和,不成礼;和而不发,不 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 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货财曰赙,舆马曰赗,衣服曰襚,玩好曰赠,玉贝曰唅.赙赗、所以佐生也, 赠襚、所以送死也.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故吉行五十,奔丧百 里,赗赠及事,礼之大也.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之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 授天子一策.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 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 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下卿进曰:“敬戒无怠, 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 策.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 杀大蚤,朝大晚,非礼也.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 大夫之臣,拜不稽首,非尊家臣也,所以辟君也. 一命齿于乡,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上大夫,中大夫,下大 夫. 吉事尚尊,丧事尚亲. 聘、问也.享、献也.私觌、私见也.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枪枪.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于士,一问,一临.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 之家.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则食矣,不辟梁肉,有醴酒则辞. 寝不逾庙,燕衣不逾祭服,礼也. 汤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 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陷溺.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 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 得不驩,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圣人成之. 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君子听律习容而后出. 霜降逆女,冰泮杀止,十日一御.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 尺. 文貌情用,相为内外表里.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礼者,本末相顺,终始相应.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 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易曰:“复自道,何其咎?”春秋贤穆公,以为能变也.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蔽公者谓之昧,隐贤者谓之 妒,奉妒昧者谓之交谲.交谲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 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