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什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中,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公报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十六届六中全会从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出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六个方面的制度,即要用六大制度建设来保障公平正义:

  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主要着眼点在于完善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各项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和应有的民主权利。我们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促进社会成员和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健全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等等。

  2.健全法律制度。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我们的法律制度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范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法律基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健全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司法惩罚犯罪和化解纠纷职能、权利救济职能、平衡利益职能和司法监督职能,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提高司法公信力,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维护社会稳定。

  4.构建公共财政制度。着眼点是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运用税收杠杆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并结合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鼓励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调节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保持市场稳定;通过调整社会分配关系,运用补助、贴息等财政措施,引导和调控资源向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域和领域倾斜配置,使得公共服务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5.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是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6.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要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做实个人账户,探索建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还要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1
制度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21
道德!诚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