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导致唐朝由盛转衰?这一事件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是什

如题所述

安史之乱

天宝末年,靠着玄宗贵妃宠信,安禄山平步青云,同时成为三个地方节度使,一人统领15万精锐,成为兵力最强的节度使,当时所有节度使兵力占唐朝总兵力的一半多,而中央只有一支皇帝禁卫军七八万人,外强内弱

755年农历11月初九,安禄山与史思明以讨伐逆贼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安禄山领兵南下,先攻荥阳、汴州到洛阳,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黄袍加身,建立燕帝国,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

公元756年6月,安禄山攻潼关,20万守军不堪一击,直逼长安,6月13日,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及部分皇子大臣再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统领的禁卫军护卫下逃离长安,向四川蜀地而去,逃难的队伍长200余里,其中就有诗人杜甫

玄宗出长安后一路西行到马嵬坡,士兵发生兵变,将杨国忠等杀死,逼杨贵妃自缢,陪伴唐玄宗16个春秋38岁的杨玉环死于马嵬坡

太子李亨被玄宗留在了长安,李亨在部下建议下逃到朔方灵武郡,7月22日,登基,是为唐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终结了玄宗44年的帝位生涯

757年正月,为争夺王位,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残忍杀死,9月,郭子仪领兵从凤翔(现宝鸡市)出发,在香积寺北大败叛军收复长安,10月16日,郭子仪继续追击,安庆绪逃离洛阳,途中因内乱被杀死

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后,逃离2年的玄宗回到长安,缺并无人埋怨他

761年3月,同样为了王位,史朝义残忍的杀死了其父亲史思明

763年,史朝义在逃往契丹途中被迫自杀,至此长达7年零2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安史之乱结束前6个月,唐玄宗在郁郁寡欢中离世,但他是唯一寿终正寝的

安史之乱中除玄宗外其它五个主角杨贵妃、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无论正角还是反角或陪衬,都死于非命,不得善终

安史之乱六个主要人物

安史之乱后,唐朝盛世一去不复返,唐人也没有了往日的自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6
安史之乱
1、原因:阶级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2、经过: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南下至四川。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称帝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内乱才告结束。
3、影响:
社会混乱、藩镇割据、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第2个回答  2020-02-26
安史之乱呗。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