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生不老药什么样?

如题所述

长生不老药现代人当然不敢吃,原因很简单:1、那种药基本上吃了以后不会让人长生不老,很有可能让人早点“往生”;2、以前的人们人均寿命极低,生存的预期寿命当然也低,现代人的人均寿命大幅提高,而且对于这种所谓长生很清醒,不会痴迷;3、搞不好真的遇见长生药,说不定能卖个大价钱,哪里能直接就成为食物呢?

第1、很多人都知道,所谓长生不老药,基本上都是由方士炼制的药丸,可不是玄幻小说里的那种真正的长生圣药,而是含有水银的毒药,当时的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结果很多想追求长生的人服食这种长生不老药之后,没有获得长生,事实上也不可能获得长生,反而让那些追求长生的人过早地“往生”了。现代人掌握的知识告诉人们,除非想“往生”,否则这种方士炼制的长生药是万万不能吃的。

第2、古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很低,特别是战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在20至30岁之间,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古时医疗水平低下,夭折率过高,再加上战乱夺去青壮年的生命,造成总体平均寿命极低,即使之后的相对富饶平和的年代,人均寿命也只在30至40岁之间。因此人们对于长寿这种事是比较向往的。如今的人们平均寿命大幅提高,知识水平也大幅提升,对于子虚乌有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当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乱吃的,没必要啊。

第3、这一点比较有趣,传说秦始皇要找的长生药是“太岁”,也就是“肉灵芝”,《本草纲目》说它“头尾具有,乃生物也”,更有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它“令人轻身可长生不老”。这种粘菌复合体生物被切割了还能生长,生命力极旺盛,倒也确实是强身健体的好东西。可是这个东西很贵呀,齁贵。要是当杏鲍菇吃了就太不值了。所以大概谁找到了,也不敢吃,也舍不得吃了,得卖钱呀。

综上,秦始皇所追寻的长生不死药,现代人一般都是真不敢吃,怕吃了自己搞不好小命不保,被长生药搞得“往生”;要么基本都能知道这玩意儿根本不存在,随便捣鼓出来的所谓长生药更没人敢吃;要么就是遇见了“太岁”,更不敢吃,得想着赶紧卖钱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2

话说在1965年,考古人员在南京象山发现了一座东晋时期的古墓,墓主人名叫王丹虎,乃是王羲之的后人,此人直到老死,都未嫁过人。考古人员在发掘古墓之时,在王丹虎的棺材里发现了一个圆形的漆盒,当专家们打开漆盒之后,竟然在里面发现了一颗颗红色的小丸子。

这些小丸子只有米粒一般大小,大的直径有0.6厘米,重量达到0.468克,小的直径也有0.4厘米,重量有0.275克,总量一共200多颗。

最为神奇的是,这些丸子虽然已经放在古墓之中长达一千年,但是竟然完好无损,一点儿也没有变质,后来专家们判断,这就是让秦始皇心驰神往的“长生不老药”。

这些长生不老药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其中硫的含量有13.0%,汞的含量为60.9%。

那么,既然这是长生不老药,为什么现代不敢吃?事实上,说是长生不老药,这也仅仅是古人的说法,实际上,硫化汞是一种剧毒,虽然偶尔吃一次不会死人,但是长期吃下去,毒素在体内积累,最终也会被毒死。

不过,东晋时期人们却非常迷信长生不老药,当时东晋名门大家基本上都会吃这种小药丸,以此来达到养生、延年益寿的效果。这种小药丸的制作也很简单,就是在炉子里加热丹砂,丹砂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加热之后分解为硫磺和汞,二者一冷却就重新生成了硫化汞。

所以,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实际上就是一种毒药,现代人当然不会吃。

第2个回答  2019-12-02

长寿历来就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无论贵贱贫富,都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长。于是,便有了“长生不老药”的说法。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从古至今还真没有出现过。但没有出现不代表没人去“寻找”。从古至今,试图寻觅或者修炼长生不老药的人、还真是前赴后继。

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实就和“长生不老药”有关。相传后羿找到了长生不老药,藏在箱子里,妻子嫦娥偷偷吃了后,就白日飞升去了月亮上当神仙。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家都不得而知。

去掉神话传说里的“长生不老药”。在古代,很多帝王也有追寻长生不老的记录。他们的目的无非一个:自己能长生不老,那就能永远一统天下。

秦始皇就是追寻长生不老药的始作俑者。相传就曾派遣徐福带领百名童男童女,去海上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奈何药没有找到,徐福也未见回来。秦始皇的家天下,也就二世而亡。


汉武帝的长生不老药更有特点,金人承露盘就是最著名的例子。相传汉武帝也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用了很多的黄铜铸造了金人掌露盘,以承接上天带有仙气的露水。

可是,汉武帝的仙露,似乎也没有起到长生不老的作用。

再后来,唐太宗也是长生不老的拥泵。到了唐宋时期,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主要就指修丹炼道之类。用现代观点来看,主要就是高温炼化一些金石类的、矿物类的东西,以此来作为长生不老的“阶梯”。可惜唐太宗也是在50多岁就死了,并未能获得长生。

所以,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应该是没有的,也就无所谓“什么样子”了。但因为历代帝王对于长生不老的痴迷,我们今天说到的“长生不老药”,大部分就是指那些修丹炼汞的术士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29

秦始皇离我们的时代有多远呢?他驾崩的那一年距今已经二千二百二十九年了。如今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二千二百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衣食住行的,但可以确信的是那时候的人一定相信人是有机会永生的。大概那时候秦始皇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就如同拼命运动以求强身追求健康一样。

秦始皇

秦始皇相信人是有机会永生的,找寻可以长生的手段就成为了他的欲望。天下之主的欲望自然有人想要满足,哪怕自己无法真正解决秦始皇的需求,也总会有人用懵逼欺骗的方式去满足,比如术士。术士就是懂得方术魔法的“仙家弟子”,在今天就是那种装神弄鬼忽悠民众的人,什么算八字测吉凶那都只是小儿科,秦始皇遇到的是懂得长生之道的“高阶版术士”。

秦始皇

始皇帝开始“包养”了一批术士,给他们专项经费研发“长生不老药”。但始皇帝并不笨,他虽然希望这些术士真的能够搞出“长生”成果来,但也留了个心眼作了两手准备,B计划就是命徐福出海寻找传说中的仙人讨要一颗“长生不老药”。毕竟搞科研周期太长而且不一定能搞成,显然徐福这边的希望更大。果然,术士们的研究还停留在几次小白鼠试验阶段时,徐福这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兵马俑

徐福并没有亲自回来传好消息,而是派人把长生不老药给带了回来——一颗大肉团团,这个东西今天咱们俗称太岁。秦始皇高兴之余又疑惑不已:长生不老药不应该长成丸子样么?怎么是块肉肉呢?他不敢吃,于是叫术士们一起来研究。

当时的术士有两个心态,一是自己还没出研究成果有些害怕,二是不想让徐福抢了自己的功劳,但真要自己研究他们心里知道迟早得穿帮,于是,基于这两个心态,他们一合计就这样对是皇帝说:徐福送回来的这团肉肉还真有长生功效,这味原材料咱们一直没找到所以耽搁了研究进展,但是这玩意您要是直接吃不好,里边有寄生虫和激素,所以您就给咱们科研所来研制成丸子,那样您就可以放心吃了。

长生不老药

于是这颗肉团团就到了术士们手里。术士们这招玩得妙,有了这玩意很快就能整出几颗丸子来,要真能长寿咱就自己留几颗,先让皇帝吃,要是皇帝吃了出问题,咱就把锅扣到徐福头上去,说他送来了个假货。徐福那边呢,迟迟不回来,大概也是想等皇帝吃了之后的消息再说。

为了让科研显得更牛逼,术士们架起丹炉大量熬制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然后加入那颗肉团团熬制七七八十九天,终于弄出另一颗红彤彤的大补长生丸(当然他们自己也留了)。但研发成果出来的时候,皇帝并不在家,术士们自己不敢先吃,等啊等,却等到了皇帝在旅游途中一命呜呼了的噩耗,术士们知道自己的科研玩不下去了,丸子弄出来了但皇帝无福享用,只得火速解散了科研团队作鸟兽散。

留下的长生不老药只好作为陪葬品之一,和兵马俑一起深埋在始皇帝陵寝当中。而这颗长生不老药到底是什么样儿?里面有哪些功效成分呢?后来在不少的古墓中又出土了类似配方的丸子,科学家又开始对这颗药丸搞科研,结果很清楚:都是重金属,比如啥硫化汞之类的,可比如今的保健品毒多了。如今的现代人连保健品都不敢吃了,又怎么敢去吃这种长生不老药呢?于是,秦始皇当年耗巨资研发的长生不老药,到今天压根就没市场了——没人敢吃呀。

(文:路过)

第4个回答  2019-12-03
古代的长生不老药,好多都含有重金属,服用少量确实对容貌有所改善,可是长期服用对身体是有危害的,但是当时的技术人们不知道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