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能力”和“聪明”这两个概念。聪明是对个体智力特征的描述,在心理学上也叫做“智力” ,衡量这个人在理解、记忆与推理等维度上的高低水平。
通过双生子研究发现,智力的先天遗传成分较大,有的人的确更加聪明。但更聪明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所成就,聪明只不过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而“能力”往往是与活动紧密相连的,能更好的预测一个人的办事效率、成就大小。能力高的人能更顺利地完成某件事情,较快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
如果这个人每天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么他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发展;相反,如果这个人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对待新事物总是感到乏味、无趣,那么他的能力就不能有较好的发展。即使他再聪明,没有经过实践的应用与迁移,也照样一事无成。
人的心境是具有“弥散性”的,不是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情感体验,而是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事物。所以,一旦你陷入了消极悲观的心境中,就会用消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即便再怎么聪明,没有成就的动机,自然也不会取得成功。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不笨,却一事无成?综合来看,原因在于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实践的应用与迁移、过于消极而悲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极具依赖性的认知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