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题所述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但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并未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教师累、学生苦、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思想,
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激励学生自我表现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的各种需要,把关爱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保护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为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并时时把微笑的鼓励、活泼的风格、适度的幽默带到课堂上,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二、给足学生活动时间
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地发展。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读为基础,以思为核心,以议为形式,通过读、划、查、说等不同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书、议论、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并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交流、表达的效率,使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从而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一提倡,二鼓励,三引导”。通过老师的提倡和鼓励,使学生从“敢问”起步,逐步过渡到“会问”、“善问”。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抓住课题质疑;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质疑;从“看似矛盾,又是合情合理”处质疑;还可以从课文的语言运用、内容的中心、标点符号的运用、课文的前后联系上质疑。在学生想知道处、易出错处、理解片面处,多角度地引导他们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兴奋点,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质疑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鼓励学生充分地进行辩论,在辩论中逐步统一观点,统一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
四、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能调动他们积极进取的主动性。
(一)教学目标适度灵活
每节课最好有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下限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上限目标则是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这样做既明确了多数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又满足了基础较好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课堂提问分出层次
课堂提问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回答某一层次的问题,这样能使其享受成功的愉快。难度大些的问题,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同学也有所启发。这样会使全体同学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设计自主性作业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在作业的难度、量度上分等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作业,就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为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以激发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才干,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对学生反馈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作业分别进行评价,即对学生的要求不按一个标准,对完成作业的时间要求也有松有紧。对错误较多的同学,待他们弄懂纠正后再予评论,使他们在反馈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总之,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由“要我学”成为“我要学”,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