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里的色素都有什么?

如题所述

绿叶中的色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1.叶绿素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捕获光的主要成分,约占总体色素含量的3/4。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其中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

2.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约占总体色素含量的1/4,其中包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种,它们的颜色分别是橙黄色和黄色。

叶绿素是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并且赋予植物的绿色。叶绿素吸收的光主要是蓝紫色和红色而不是绿色光,(绿光吸收量少,故叶绿素呈绿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叶绿素分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卟啉环(porphyrin ring),其功能是光吸收; 另一部分是一个很长的脂肪烃侧链,称为叶绿醇(phytol),叶绿素用这种侧链插入到类囊体膜。与含铁的血红素基团不同的是,叶绿素卟啉环中含有一个镁原子。叶绿素分子通过卟啉环中单键和双键的改变来吸收可见光。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一类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含有4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含有两种色素,即胡萝卜素(carotenoid)和叶黄素(xanthophyll),前者呈橙黄色,后者呈黄色。一般情况下,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约为3:1,所以正常的叶子呈现绿色。而在叶子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较易降解,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现黄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