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性理论主要内容如下:
嵌入性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理论。
1、嵌入性理论的定义
波兰尼在《大变革》一书中首次提出“嵌入性”概念,并将此概念用于经济理论分析。
他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将非经济的制度包括在内是极其重要的”,“经济作为一个制度过程,是嵌入在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之的”。
他提出:互惠、再分配和交换这3种经济活动形式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嵌入形态不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非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换机制尚未占据统治地位,经济生活以互惠或再分配的方式为主,是嵌入在社会和文化结构之中的;
而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仅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人们在这种市场上按照金钱收益最大化的方式行事,此时的经济体制是“去嵌入”的,即不再受社会和文化结构的影响。
2、嵌入性理论的主要影响
“嵌入性”概念的提出对后来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要理解市场问题、克服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约束就必须深入研究人和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
嵌入式理论的分析框架:
随着嵌入性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不同学者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对嵌入性进行了分类,形成了较为典型并在后续研究中被大量引用的几种分析框架:
1、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框架
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框架是嵌入性理论的经典分析框架 ,也是在产业集群嵌入性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一种分析框架,它最早由Granovetter提出,大部分后续研究应用了这一框架。
2、结构、认知、文化和政治嵌入性框架
Zukin和Dimaggio提出结构嵌入性、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政治嵌入性框架,认为嵌入性可分为结构嵌入性、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政治嵌入性这四种类型。
3、业务嵌入性与技术嵌入性框架
大多嵌入性研究框架将外部环境、网络机构与社会关系纳入分析范围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