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经济学发展史,了解各时期经济学流派、及其理论

如题所述

经济学发展史,了解各时期经济学流派、及其理论如下:

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启蒙先驱

二、古典主义

三、新古典主义

四、凯恩斯主义

五、新自由主义

各阶段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著作:

(一)启蒙先驱

1.大卫·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

休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富有盛名的哲学家,大学者,他的学问涵盖了历史、神学、哲学、宗教、经济学等,同时也是货币数量论最早、最系统的阐述者,影响了整个古典主义时代的货币理论。

2.威廉.配第《赋税论》

配第首次提出劳动价值论,他还提出了赋税等许多观点和研究方法,开创了经济领域之先河;

魁奈《经济表》

魁奈的代表作是《经济表》,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概括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二)古典主义

1.亚当斯密《国富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详细论述了包括劳动、价值、地租、货币、贸易、税收、政府行为以及重商主义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对资产阶段政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同期其他代表人及其理论: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理论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效用价值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萨伊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在凯恩斯出现之前,萨伊一直是欧洲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崇的标杆。萨伊发现了“无形产品”的存在,并由此提出了效用价值论,这和劳动决定论有着本质的区别。萨伊还是第一个把消费纳入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家。

他提出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常被人误解,但实际萨伊定律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萨伊定律里面的“需求”是指有效需求,而不是营销语境里面的需求;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供给端,而不是需求端。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称“小穆勒”,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后一位大师。小穆勒在同为政治经济学家的父亲"老穆勒“的悉心培养下,成为了李嘉图学说、演绎主义、边沁功利主义学说最直接的继承人,也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全面的继承人。

马尔萨斯《人口论》

提出了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试图证明劳动人民贫困和失业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无关,因此,他被马克思称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代表。

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个充分利用历史唯物观和辩证法研究经济问题,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周期性。

马克思从劳动决定论出发,提出了商品“剩余价值”的理论,进而得出资本家剥削工人,劳资对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三)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基本观点和古典主义相同,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同时它也融合和吸收了其它一些学派的观点,尤其引入了“边际”的概念。

他们使用抽象演绎法、边际分析法、心理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时差利息论和一般均衡论等在内的理论体系。它把市场现象归结为个人选择的结果,着重解释在技术知识、社会习惯以及资源稀缺的约束下,个人在市场上进行的主观评价和选择,会导致市场过程的协调和均衡,进一步证明了自由放任的正确性。

1.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纲要》、《应用经济学研究》

边际革命的奠基者之一,洛桑学派创始人,建立了说明交换价值的一般均衡理论,并将数学方法第一次大规模引入经济学研究。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新古典主义的杰出和完整代表,著作《经济学原理》对个别市场或商品分别从需求和供给进行研究,阐述了供给和需求决定均衡价格的理论体系,马歇尔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奠基者。

(四)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代表作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以求减少失业,这被称为"凯恩斯革命"。他还提出了总量分析、短期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宏观经济学体系。

凯恩斯的理论主张深深地影响了后市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工作者,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采用了凯恩斯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凯恩斯认为失业和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只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二战后20多年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6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现象,使凯恩斯理论出现了危机。凯恩斯理论遭到了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挑战。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又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战后的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既存在市场机制的调节,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他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

他们用IS-LM模型完善了总需求分析,并用总供给分析来补充总需求分析,建立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投资理论和货币理论,并且将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长期化和动态化。

(五)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呈现遍地开花状态,但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绝对话语权的流派,其中包含了奥地利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制度主义、创新周期主义等。

1.奥地利学派

以哈耶克为主要代表。主张从个人主义出发,强调维护个人自由,而自由的基础是经济自由,其核心是私有制,在这一基础上生产者有经营自由,消费者有消费自由。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自由竞争。

2.货币主义学派

货币主义又称为现代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其基本观点是坚持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货币,即货币量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在政策上基本主张坚持市场调节的完善,反对国家直接干预。

3.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卢卡斯和萨金特。它认为,经济主体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除了考虑到有关经济变量的情况外,还要考虑这些变量的未来变化,这种有根据的、合理的预期被称为"理性预期"。它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依靠价格的调节作用,市场在正常情况下总是处于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无论在短期长期都无效,且会破坏市场机制。

4.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又称为凯恩斯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一样,号称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罗宾逊、卡尔多。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派将收入支出模型作为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一种歪曲;他们认为核心问题应是收入分配问题。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合理,分配应以价值理论作为基础;经济增长是以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5.新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属于经济学的"异端",自身又可以细分成两派,一派以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为代表,继承了老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但又深受凯恩斯主义影响,成就有限。

另一派以科斯为代表,其他代表人物还有诺斯、威廉姆森(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理论继承了自由主义学说的自由市场经济灵魂,同时弥补了自由市场学说的几个关键性误区:

1.将市场视为宏观的“均衡范式”,忽视了市场在时间维度上的竞争过程:

2.只关注了要素的自由流通而忽视了人的自由竞争和创造;

3.过分相信自由市场完美的”自发秩序“,忽视了人为制度建设。

新制度主义最突出的成就是发现了“交易费用”,为计划干预与自由竞争之间找到了衡量的标尺。后来的威廉姆森、诺斯等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产权理论、产业理论、合约理论、国家理论、公共用品、制度变迁理论等。

新自由主义学派阵营还有熊彼特的创新主义学派、布坎南的公共选择学派等,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