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熙展览

如题所述

在23年至26年间,孙福熙在全国各地活跃艺术界,举办了影响广泛的艺风展览会,这些展览分别在上海、南京、广州和北京举行,展示了其艺术才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前往武汉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抗战主题的美术作品,并在武汉、衡山、绍兴和昆明等地进行展出,以艺术的力量鼓舞人心。


27年,孙福熙回到故乡绍兴,开始了教育生涯,他担任稽山中学教师并代理校长,积极推动美育教育,发起并创办了绍兴孑民美育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随后,在28年,他赴昆明担任友仁难童学校校长,同时在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教授国文和法文,并身兼教务主任,展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贡献。


29年,孙福熙与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合作,参与了《呈贡县志》和《旅行》杂志的编纂工作,进一步展示了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活跃。35年,他来到上海,以艺术家的身份谋生,并编辑《华侨通讯》,将艺术与社会紧密相连。到了37年,孙福熙的教学生涯进一步扩展,他成为浙江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同时在杭州高级中学和国立艺专担任兼职教师,继续在教育和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孙福熙孙福熙(1898年-1962年),宇春苔,曾用笔名丁一、明斋、寿明斋等。现代散文家、美术家。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自由职业家庭,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孙福熙是一位充满了才华和朝气的青年。他的二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些优美作品,而且还为散文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在中国现代散文作家群中,孙福熙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