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目前的教育有何看法?

如题所述

存在一些问题: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
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和速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例,2005年,上海市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7940.77元、8421.50元、8131.85元、6188.90元、11500.73元、河南省分别为744.46元、908.05元、1052.06元、1148.29元、3727.09元。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投入,最高的北京市为17036.50元,最低的四川省为2076.09元,差距悬殊。
二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城市学校的条件比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的条件好得多,优秀教师不断流回城市、二者之间的差距很难缩小。从2006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来看,初中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以及小学、初中建网学校比例,城乡之间的差距比上年有所扩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4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它以形象的文字、清晰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以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软件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和灵活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力求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过去的教育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影响了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技术。

教育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已经开始成为影响受教育者素质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等。

第2个回答  2022-04-03
就目前的教育孩子而言,我感觉孩子的负担太重了。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不能拔苗助长,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比如现在孩子的学习,除了学校的正常学习之外,各种辅导班,严重压缩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休息玩耍的空间!
应该劳逸结合把握教育力度
第3个回答  2022-04-24
当今教育的关键,是培养有教书育人之心的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教授水平;均衡教育资源,既要有重点,也要有普遍;关注老教师和新教师的生活,能够保持付出和收获均衡…
第4个回答  2022-04-24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揣到自己兜里,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塞进别人脑子里。以下我要谈论的一点心得都是自己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并总结出来的个人看法,说出来做一下自我总结,也不奢求能改变什么。

首先,讲讲社会大形势。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努力,就有适合你的独有的成功之路。我们要对这个现实予以承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对教育进行思索和探讨。

关于这一点,只简单展开一下,由于信息渠道的完全扁平化,一般人对社会的认识可以做到广泛,虽然不一定能深入,但给自己在高考、找工作、交际等各个方面提供足够的资料是完全可以做到了。网络社会就是一个比以前透明得多的开放社会,足够的信息量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任何时刻我们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

另外,如今的社会真正成为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时代。网络把每个人联系到一起,把所有的人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一方面提高了竞争强度,你不只是要比隔壁家的孩子要强,你还要比隔壁市、隔壁省,甚至是隔壁国家的孩子也要强,同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会分工和个性分化。以前的所谓小众特长,用时髦话语来总结“长尾效应”,在网络时代可以将各种共同爱好特长的人们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从而使得其佼佼者获得安身立命的收入来源,真正实现了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一个人只要能有某方面的突出特长,就可以很好的在社会中生存发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特定的零件,才能更好的参与社会的运转,才能生存。

社会需要的是更多“小而美”的个人和企业,呼唤的是人的个性和特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每个人自由发展所必须的经济基础和现实条件。

其次,就义务教育本身而言,大中城市中基本实现了比较优良的条件普及,各个学校之间的硬件软件差别并不大,主要体现的差距是在生源上,其实也就是学生家庭的差距上。所谓的好学校,主要是因为它们所招收的学生来自于高收入或者高学历家庭。比如各个大学的附小和附中,主要面对教师子弟,其平均素质必然要高于社会平均。

义务教育,统一的教材,以分数为衡量指标的质量把控,其目标就是为了灌输适用于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知识储备。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这条流水线上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所谓的好学生和顶尖学生的差距就是那么几分,但为了这几分的差距,后者可能付出的是每天多一两个小时的简单重复,为了考试将可能的漏洞都要补上。这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付出。我们要正确认识义务教育,它所能给予的,是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基本的学习习惯,并提供孩子和他人在简化条件下与人沟通的实战演练。

说完了社会和学校,最后来谈一下家长自身。在我看来,现代教育真正的核心在家长,他应该负担起如下责任:以身作则,在平时的言行中引导孩子掌握一定的沟通、交流的礼仪和技巧,不断刺激和促使孩子反思,让他真正的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这个过程就是先贤所谓的“立志”,这就是孩子人格和品德的提升和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要培养孩子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以及形成自我反思,具备良好的自我能动性。前面提到的社会和学校的作用都是外因,其差距是1到10,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差距会有1到100那么大。真正的学习,只有在孩子把这件事情当做是自己的事情,主动去询问、查询、追求的时候才会有效率。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在时间利用的量上差距不大,其质的方面也就是学习效率方面会有天壤之别。面对着书本呆坐终日付出了时间并不代表你获取了知识。

对于进一步的高中和大学学习,它到底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这就要看你是否真正觉醒了自我,认清了自己的热情所在、乐趣所在、意义所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就是自觉自知自信的人,他就有了自己的选择,他就可以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兴趣投入某个具体的方向,主动积极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一切。他就成为了一名猎人,深入大山丛林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自己的猎物。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所谓的通识和专业的区分,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成长的必须,他会自己判断、选择、争取,他会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远远抛开那些在老师的指挥棒下盲目乱转的同伴。真正的高等教育,必然是你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主动学习过程,学校只不过提供了安静的教室、资料齐备的图书馆、术业专攻的教师以及志同道合的同学。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家长所能做到的最好,就是陪伴和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真正自我,培养其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的习惯,最后放手让其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