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如题所述

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几种方式:

1.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中职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讲座、专题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内涵。

2.实践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从实践中进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证,让他们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学生们也应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

3.角色扮演: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学会理解不同职业所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4.社会实践:中职学生可以通过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和接触不同的职业,不仅可以实践各种职业技能,还可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技能的内涵。

5.师生互动:学校可以通过师长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等方式传递职业道德知识,增强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强与单位和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员工的例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9
一、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各地中职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中职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市场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虽然许多学校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但还没解决好“职业道德”究竟应该由谁来上,上什么,怎样上等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发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落后,没有前瞻性。
有些学校和老师片面地认为,只要有技术就行了,不用学什么职业道德。即使要讲职业道德,也是思想品德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责任,没有确立全员育人意识。把职业道德教育只看作专门的课堂活动,没有全天候的教育意识,没有“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育人,容易导致职业教育的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往大的方面说,导致社会上的“技工荒”与“就业难”,这样就不太难理解了。
(二)教学内容单调,缺乏实践性。
在实际教学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大多以讲课来传授职业道德,以教材内容作为主要传授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显得单调、枯燥,教学不合学生“胃口”。而不容忽视的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已任,教材内容只涉及到技能点,很少涉及到德育点。并且考核时更多地评价技能,却很少评价德育。所以除了职业道德专业课的教师和班主任会讲职业道德,在其他课程的课堂上很少会涉及到德育点。因此,这样的授课情况,使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课体现出不敢兴趣。
(三)教学方法滞后,没有创新性。
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的职业道德课大多是由文化基础课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以前也是主要接受理论教育,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上课主要表现为从观点到案例,根据教材搞课堂灌输。学生的学习也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以至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本来生动活泼的课程,却成为了学生单纯地识记的负担。而企业和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生动的案例,却上不了讲台,不能直接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学生走不出校门,缺乏实践参与以及向企业和社会延伸的机会。
“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全过程育人”,创新德育课堂,改革评价体系,化大德为小德,把学科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日常生活等纳入到学校的德育系统管理,寓德育于日常学习生活,提高德育实效。这是破解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难题的有力法宝。
二、开展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实现德育和智育的统一。
首先,要改变德育是德育工作者或班主任的观点,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用活动的理念去改造课堂教学,按照活动德育的要求,不断地使理论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在自主、自由和自觉的活动设计、参与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终生实践道德生活者。通过学生讲故事,案例讨论,演讲来完成课堂教学,甚至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参观企业、博物馆、革命遗址等来认识企业、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其次,在专业课课堂上大胆创新,要求专业课堂上不仅有技能点,更要有德育点。如在汽车维修的课堂上,要把工具的摆放、实验场地的清洁作为德育点,并作为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
(二)文明量化,化大德为小德,铸就学生终身的品质。
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可以通过“文明量化评分表”来规范学生的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品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应该让各班学生结合十德(衣德、食德、寝德、行德、口德、孝德、课德、会德、网德、危德)参与评分表的设计,项目可分为四大类(考勤、纪律、卫生、活动、其他)。考勤类分为旷课、事假、病假、早退、迟到;纪律类分为仪容仪表、上课讲话、玩手机、顶撞学生干部,早读晚修无故游动、讲话等;卫生类分课室卫生、宿舍卫生和公共卫生,活动是指参加社团活动、运动会、学雷锋活动等。文明量化考核分可分为基础分,加分和减分,按照规定和相应的档次进行加分和减分。组织学生开展“文明达标”活动,设置文明监督岗,开展文明达标的检查评比,每天检查评比,并将分数公布在班级公告栏,每周进行表彰和批评。期末将文明量化分数记入成绩报告单,也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诚信学生”“未成年人道德风尚奖”“学雷锋标兵”“军训标兵”等评优评先的依据。化大德为小德,使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铸就学生终身的优秀品质。
(三)社团活动,平行教学课堂,实现公共道德和个性道德的完美统一。
德育的要求往往具有普遍性,是一定范围内大家都应该遵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要求。因此,既要有面对大多数人的集中统一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又应该分析不同情况,根据不同人的思想状况、兴趣与爱好、能力特长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地开展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推动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学校可以创立各种社团组织,如志愿者服务队、校礼仪队、威风锣鼓队、街舞社团、篮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发学生逻辑思维以外的其他维度的潜能。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找回自信,体会成功的喜悦。学校可以将每天的第七、八节课作为社团活动的时间。为了不流于形式,社团活动平行于教学课堂管理,并且才艺分数可以替代学分,作为某薄弱学科的成绩。用多维的角度去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实现学生公共道德和个性道德的完美统一。
(四)工学结合,拓展职业道德社会实践,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惠州商业学校的“工学结合、四环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通过工学结合生产训练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练就优良的职业作风和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此外,工学结合还改变了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毕业时基本达到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那些平时学习懒散,甚至吊儿郎当的学生,在工学结合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行为习惯得到了调理,个人形象获得重塑,企业文化的约束力在他们身上逐步显现。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养成习惯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形象乃至生存的重要性,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
总之,在职业学校教学中,中职生的技能教学诚然重要,但是职业道德教学同样不能忽视,学校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有技能、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