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学校教育的见解文章或演讲报告

如题所述

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教育以育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培养,是教育的要义.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
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认为注入式教学思想的根本特点就是灌,把书本上的现成知识灌给学生.由于要灌,注入式教学在运用时,必然带有划一性,强迫性,把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被动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毛泽东特别注重启发式教学,并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把渗透和凝结在毛泽东教学实践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抽象出来,其基本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提出问题,启发其学习的自觉性.第一师范开办工人夜校,因为由教职员开办,很不成功.毛泽东总结了办夜校的经验,认为应当继续办,而且要办好.在他起草的招学广告中写道:"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宜的是什么,大家晓得吗 就是俗话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都是个人,照这样看起来,岂不是同木石一样!所以大家要求点知识,写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方才是便宜得.虽然如此,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劳动,又无人教授,如何能到这样,真是不易得的事.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校.……快快报名,莫再担搁!"[16]这份招生广告,通篇都在讲理,从工人们的生活出发,讲工人没文化的苦处,启发他们学文化的自觉性,激发他们上夜校的积极性.其二,教学要切合实际,通俗易懂.1917年毛泽东在工人夜校上课就十分注意教学要切合学生实际.他要求夜校所有的教员都用启发式讲课,而且通过设置夜学日志,及时总结办学和教学经验.11月14日,他在日志中写道:"实验三日矣,觉国文似太多,太深,太多,宜减轻其分量;太深,宜改用通俗语(介乎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常识分量宜嫌太多,宜少用文字.讲其义,宜用白话,简单几句标明."[17]在夜校毛泽东就亲自讲授历史课,他从工人的劳动和斗争实际出发,内容少而精,讲话通俗易懂,从而达到了启发工人觉悟,唤起工人斗志的目的.其三,民主讨论,教学相长毛泽东认为,讲课除了老师讲授的方法外,还可以辅之以讨论的方式.在他看来,课堂采取讨论的方式,不但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使师生间互相置疑问难,共同研究,从而形成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教学气氛.他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就明确提出了"以自由研究,共同讨论为主"的办学宗旨,此后,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在教学过程中都采取了讨论的方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诚然,青年毛泽东所处时代的学校教育与当今的学校教育是不同的,他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今的学校教育,但他启发式教学思想对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至今仍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