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提供查询的机构都是违法的。
公民个人信息,一般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血型、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手机用户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病史、电子邮件、网上登录账号和密码等。
根据中国的隐私条例,自然人享有对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领域的控制权。
《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执行职务或者提供服务中获取的居民身份证上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保密。
一切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个人信息都可以成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对象范围。
扩展资料:
私隐的主要类别如下:
1、个人生活自由
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
2、保密的信息
个人生活信息,包括所有个人信息和数据。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医疗记录、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爱情婚姻、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
权利主体有禁止他人非法使用个人生活信息的权利。例如,公民不得窥探公民身体、日记等秘密部位,不得泄露财产状况、社会关系以及未经他人同意不为外界所知或公开的其他私人事务。
3、个人通讯保密的权利
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和讨论内容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隐私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通信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交流的内容很容易被窃听或窃取。因此,个人通信的安全已成为隐私的重要内容。
4、使用个人隐私的权利
权利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依法使用自己的隐私,从事满足自己需要的各种活动。如利用个人生活资料写自传,利用自己的形象或身体进行绘画或摄影的需要。这些活动不得受到非法干涉,但隐私权的使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习惯,即不得滥用该权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居民身份证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信息保护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隐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