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语言评价的有效性 数学

如题所述

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评价有效性

1、精心设计评价语言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仅揭示了学习的状况,同时他的数学学习水平及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教师要精心设计评价语言,把握最佳时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让评价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程度,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和发展,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培养行为习惯、激发自主探索、重视激励、关注团队的评价语,养成良好的口语评价习惯,让课堂更具魅力。  

(1)培养行为习惯评价语言的巧妙应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评价:“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如果要培养学生会说的习惯,可以这样评价:“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如果是培养学生会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如果要培养学生会做的习惯,可以这样评价:“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你高兴!”“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细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样的)”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  

(2)激励发展的评价语高效应用。  

学生的潜能需要教师用口语评价来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成功感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下面这些激励学生成长的评价语值得借鉴:“你敢于向困难挑战,我要向你学习!”“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你的发现很有价值,你的发现对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很大帮助。”“ 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等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

(3)鼓励质疑的评价语应用  

学生敢于质疑,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再“唯书”“唯师”,教师适度的赞美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催化剂。在教学实践中,“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你的回答使我们刮目相看。”是一些教师常用的鼓励学生质疑的评价语。  

如,在整理和复习“三角形”这一单元时,当复习到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的特点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时,有学生问:“老师,可以说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吗?”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在引导学生讨论后,老师及时对该生进行了表扬:“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能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思考问题,老师喜欢你。”其他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又提出了: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等腰三角形中有直角三角形吗?……由于教师及时的鼓励,课堂气氛活跃,其他学生也从中受益。  

(4)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用语应用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课堂教学里被广泛应用。在评价时,将小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例如:“你完成得好极了,如果能帮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详细记录下来了,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他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评价,既注重了方法的引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及时反馈,把握最佳评价时机  

(1)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当某位学生的回答刚好是教师心中的答案时,教师往往会立刻对其大加赞赏,这似乎在暗示着其他同学:这位学生的回答近乎完美,不可挑剔。这时,即使其他同学有另外的想法和见解也不敢说出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扼制他们回答的欲望。因此,老师应该先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可以转过头来问问其他同学:“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还有谁愿意来向大家陈述你的想法。”等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后再进行肯定性的评价。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很有见地,有时教师不得不为他们的独特思维而拍案叫绝。可此时如果马上进行评价,就有可能教师知道了,而其他学生还云缠雾绕的,听不懂。此时,教师可以将评价的权利让给其他学生:“他的这种方法,谁听懂了?”“你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呢?”然后接着问:“好在什么地方?”  

(2)当学生回答错误时  

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发生错误时,教师在课堂上倘若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会阻断学生的探究与思索的欲望,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如果能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围绕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再相机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来判断学过的几何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有一组同学认定“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他们认为“沿平行四边形对折的中线剪开旋转后再拼在一起,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对于学生的这个错误论断,教师没有立即评价指正,而是进行延迟评价,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们在畅所欲言的讨论中相互启发,最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3)当学生表达不清时  

学生在表述计算题的算理或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时,很多时候学生心里知道,可是站起来发言时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这时,如果教师用厌烦的话语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学生就会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甚至会蒙上自卑的阴影。如果教师能耐心地倾听,及时用评价语“别急,慢慢说”鼓励他,或者用提示性的评价语“先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再按要求解答”启发他,再给他一次机会,学生往往能顺利地表达出独到的见解。  

(4)当课堂遭遇尴尬时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节外生枝”,出现尴尬的场景。教师要善于用灵活机智的评价语将尴尬巧妙地化解。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类”时,让学生课前搜集身边的分类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从书店到超市,从车站到医院,学生列举了许多典型的分类问题。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我知道上厕所也要分类,男孩上男厕所,女孩要上女厕所”。学生充满童真的语言,招来了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感到十分尴尬。教师立即意识到大家的笑声使这位同学感到了难堪,也使他对自己的发现产生怀疑,于是教师走过去摸着他的头微笑地说:“上厕所是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分类问题,但我们谁都没有发现,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教师巧妙评价使学生将尴尬化为了自信。  

(5)当遇上特殊学生时  

在课堂中,特殊学生同样有渴望被认同、被赞赏的内心需要以外,他们也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下面是一个教师针对一个特殊学生进行评价的案例反思:  

我班有位男生是一个有点特别的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只会在一边流泪,怎么办?在平时的课堂中,为了保护他的积极性,一般都是让他回答他已经做好的,然后鼓励他一番。今天课上的情况和以往也差不多,在进行全班校对的时候,他还只是完成了一半。在提问一道基础题“300公顷=(         )平方千米”时,虽然没有看见他举手,但我还是叫起了他。磨蹭了半天,他才站起来,嘴里嘀咕着:“我还没有做好啊。”他原以为我会叫他坐下,“没事,那你现在想想也来得及。”我反将他一军。“可是我真的没有做好啊”他反复重复着这句话,说着说着,眼泪又出来了。而此时,旁边也有一些同学在催促着:“快点说呀,别浪费时间了,等会儿还要做作业呢!”在老师和同学的双重压力下,他抽搐得越来越厉害,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换了平时,可能我会就此打住,让他坐下,但是这道题只要稍微转个弯就能得出结果,何不鼓励他大胆回答,“你为什么不好好想想呢,其实你会的呀。”也许是因为没有把握,他始终还是不愿意开口。“别怕,勇敢一点,说错没关系的啊,如果你不说,你就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自己,就不可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试试看,你行的。”我在一边鼓励,希望他能拿出点勇气。“300…公顷=…=3…平方千米”,他一边哭泣一边回答问题,虽然声音断断续续,但我已经完全能听清楚他的问答,“真了不起,你真的做到了.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教师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的心情在慢慢平复。在讲解下一道题的时候,当我转身想檫去黑板上的板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他忽然开口说话:“老师,这个能不能慢点檫,我想记在书上。”我太意外了,原来还在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讨厌我,担心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就这样在我的坚持下被无情地毁灭,现在这种担心不但完全没有必要,反而让他变得更上进,我暗自庆幸着。  

3、有的放矢,强化评价的针对性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要因人而异,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富有针对性,不能用“一把尺”衡量全部学生。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当然,在表扬激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参与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请学生拿出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美丽图案。学生动手实践后,剪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有衣服、房子、火箭、树、蜻蜓、蝴蝶、举重运动员……  

师: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些图案左右两部分相同,对折以后能完全重合。  

师:像刚才得到的那些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概括出它们的特征,真了不起。  

师:我们学过的图形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2:我觉得正方形、

师:能把学过的几何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准确找出来,真不简单。  

生3: 老师, 我还发现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师: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你真是一个细心倾听、善于思考的孩子。  

生4:我还发现小明衣服上的图案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你的观察真仔细啊。  

教师通过不同的评价语,准确捕捉四位同学表露出来的不同智能倾向,很自然地流露出教师对其强项智能的肯定和赏识。这样针对性强的口语评价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彰显学生的思维个性,真正促进学生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