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皇帝有几个儿子

如题所述

八个,分别是长子朱常洛、次子朱常溆、三子朱常洵、四子朱常治、五子朱常浩、六子朱常润、七子朱常瀛、八子朱常溥。

1、长子朱常洛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由于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朱常洛先后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史称“红丸案”,终年38岁,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庆陵。

2、次子朱常溆

朱常溆,明神宗朱翊钧第二子。生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寅时,即殇,万历年间追封为邠哀王。

3、三子朱常洵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亦称福恭王(另说福忠王),俗称老福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母亲郑贵妃,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之父。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祖籍南直隶凤阳府,万历二十九年封福王。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一日李自成攻克洛阳,朱常洵被农民起义军杀死。享年五十六岁。崇祯皇帝赐谥为福恭王。

4、四子朱常治

朱常治,明神宗第四子、母恭恪皇贵妃郑氏。万历十五年九月乙未(1587年10月10日)午时生,万历十六年七月乙丑(1588年9月5日)寅时薨,年仅二岁。万历年间追封为沅怀王。

5、五子朱常浩

朱常浩,男,汉族,出生于1591年9月27日,去世于1644年7月24日,瑞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周端妃.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打败孙传庭,占领西安,开始分兵攻占陕西各处州府,建府汉中的朱常浩大为惊恐,为躲避大顺军兵锋,南逃四川避难,在汉中总兵赵光远(赵率教之子)护卫下到了重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破重庆,走投无路的朱常浩及随行人员被俘。张献忠先斩四川巡抚陈士奇,欲斩朱常浩时,天无云却大打雷,斩了朱常浩及其家属和重庆官吏后,再砍了三万多被俘明军的右臂后释放。

6、六子朱常润

朱常润(1594年12月7日--1646年6月29日),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敬妃(死后追封为皇贵妃),与桂王朱常瀛同母。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受封惠王。在京师居数十年,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崇祯帝即位后,才就藩到荆州府。

在荆州十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在湖广四处征战,威震一时,湖广的明朝藩王或被杀,或逃亡。朱常润也四处逃窜,先奔衡州,又奔绍兴,居无定所。

崇祯帝自杀后,江南部分士绅曾有立常润为监国之意,但常润却非可立之人,常润皈依释教,整日礼佛参禅,不通人间事理,对朝政一无所知。

7、七子朱常瀛

桂端王朱常灜(1597年4月25日―1645年12月21日),汉族,明神宗第七子,明光宗异母弟,母孝敬李太皇太后。明朝宗室、藩王。封衡州(今衡阳),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

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部攻陷衡阳,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

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初四病死于梧州。谥号“端”。死后由第三子安仁王朱由楥承嗣。其子朱由榔称帝后,追尊其为皇帝,庙号礼宗,谥号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葬在广西梧州的兴陵。

8、八子朱常溥

朱常溥(1615-1616年3月5日),明神宗朱翊钧第八子。母李顺妃,早夭,年仅三岁。万历年间追封为永思王。同胞妹天台公主朱轩媺,早夭。万历年间追封为永思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翊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7

明朝万历皇帝有8个儿子。

(1)长子朱常洛,明光宗,母孝靖皇后王氏。

(2)次子朱常溆,邠哀王,母郑皇贵妃(一说为常顺妃),甫生即死。

(3)三子朱常洵,福忠王,母郑皇贵妃。

(4)四子朱常治,沅怀王,母郑皇贵妃,早夭。

(5)五子朱常浩,瑞王,母周端妃。

(6)六子朱常润,惠王,母李皇贵妃。

(7)七子朱常瀛,桂端王,母李皇贵妃。

(8)八子朱常溥,永思王,母李顺妃,早夭。

扩展资料

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明神宗在位期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

他即位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已经发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也同样处于由古代社会向着近代社会转型的剧变前夜。在这个历史的大变动中,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的顽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非但未能使中国跟上世界新潮流,迎来新时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绝境,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后人认为明朝的灭亡,万历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史学家也认为正是由于万历帝的怠政,才导致明朝灭亡。当然,万历他的身体很差是他懒惰原因。考古工作者发掘埋葬万历的墓穴发现,“无论是棺内万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而万历帝对大臣的指责他也解释说自己身体不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翊钧(万历皇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2

一共8个儿子.

1、长子,朱常洛,明光宗,母孝靖皇后王氏.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2、次子,朱常溆,母常顺妃.朱常溆不足一岁就夭折,万历年间追封为邠哀王.

3、三子,朱常洵,福恭王,母孝宁皇后郑氏.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之父.母郑贵妃恃宠,欲立其为太子,遂引起争国本.万历二十九(1601)受封福王.四十二年就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崇祯间,益沉湎酒色.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克洛阳,被执杀.

4、四子,朱常治,沅怀王,母孝宁皇后(追封)郑氏,早夭.万历十五年九月乙未(1587年10月10日)午时生,万历十六年七月乙丑(1588年9月5日)寅时薨,年仅二岁.万历年间追封为沅怀王.

5、五子,朱常浩,瑞王,母周端妃.

6、六子,朱常润,惠王,母孝敬皇后李氏.朱常润卒年五十二岁,其葬处不明,其后代情况也未见记载.

7、七子,朱常瀛,桂端王,母孝敬皇后李氏.

封衡州(今衡阳),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部攻陷衡阳,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弘光元年十一月初四病死于梧州.

8、八子,朱常溥,永思王,母李顺妃,早夭.

扩展资料

在整个大明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在位时间最长的,要数万历皇帝朱翊钧了。他在位48年,却长达38年未曾理会朝政,被称为“最懒惰的皇帝”。

万历十四年九月十六日,皇帝因身体原因免朝了几天,而到了月末还是没能好转。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时常感到一时昏黑,头晕眼花。

可万历十四年间,朱翊钧年仅24岁,本该是年轻气盛的年龄为何如此体虚?这就使得很多人不相信朱翊钧是因为生病,而认为他是偷懒才怠政的。根据专家分析,那时的万历皇帝是得了一种御医看不好的慢性病,这种病从万历十四年一直延续到万历四十八年,整整折磨了万历皇帝34年。

万历二十四年的7月13日,万历的嫡母仁圣皇太后去世。仁圣皇太后对朱翊钧一直十分疼爱,而朱翊钧也是出了名的孝顺。可皇帝却以腿脚不方便为由,请大臣代为出席皇太后的葬礼。这件事恰好说明了此时万历真正的力不从心。

因此历史上“最懒惰的皇帝”并非传言中那般怠政,而是力不从心导致无法理政,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历史上“最体弱的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翊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一共8个儿子.
1、长子,朱常洛,明光宗,母孝靖皇后王氏.
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2、次子,朱常溆,母常顺妃.
朱常溆不足一岁就夭折,万历年间追封为邠哀王.
3、三子,朱常洵,福恭王,母孝宁皇后郑氏.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之父.母郑贵妃恃宠,欲立其为太子,遂引起争国本.万历二十九(1601)受封福王.四十二年就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崇祯间,益沉湎酒色.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克洛阳,被执杀.
4、四子,朱常治,沅怀王,母孝宁皇后(追封)郑氏,早夭.
万历十五年九月乙未(1587年10月10日)午时生,万历十六年七月乙丑(1588年9月5日)寅时薨,年仅二岁.万历年间追封为沅怀王.
5、五子,朱常浩,瑞王,母周端妃.
1637年王斌在汉中发动了农民起义,朱常浩为逃避大顺军的追捕,南逃四川避难,受到总兵侯良柱援助到了重庆.1644年张献忠攻破重庆,走投无路的朱常浩及随行人员被俘.张献忠先斩四川巡抚陈士奇,欲斩朱常浩时,天无云却大打雷,斩了朱常浩及其家属和重庆官吏后,再砍了三万多被俘明军的右臂后释放.
6、六子,朱常润,惠王,母孝敬皇后李氏.
顺治三年【1646】春季,京师风传南方抗清力量与京城内的明朝皇族相联合,欲图复辟.清廷随即对投降的明朝王爷们的府邸进行搜查,结果真就搜出了金银印信等“证据”.当然,此举完全是清廷的把戏,朱常润等人自降清的那一刻起,其活动已受到严密监视,这印信从何而来,不得而知.总之,结局就是朱常润等人在五月的一天被集体处决,地点就是今天北京的柴市口附近,和朱常润一起被杀的还有朱常淓、朱由崧【弘光帝】、朱由棷、朱绍烿、朱慈爚等十一人.
朱常润卒年五十二岁,其葬处不明,其后代情况也未见记载.
7、七子,朱常瀛,桂端王,母孝敬皇后李氏.
封衡州(今衡阳),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部攻陷衡阳,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弘光元年十一月初四病死于梧州.谥号:端.他死后由第三子安仁王朱由楥承嗣其子朱由榔称帝后,追尊其为皇帝,庙号:礼宗,谥号: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
8、八子,朱常溥,永思王,母李顺妃,早夭.
两岁就夭折,万历年间追封为永思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